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宜昌天问学校 伍月铭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律诗知识,能准确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用典抒情、借景抒情的特点。
  3、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学习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字词、典故和名句。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去拜访一位诗人,他是谁呢?请听描述,然后回答:当李白的仙风道骨、杜甫的悲天悯人渐行渐远,他的豪气干云依然可以照亮大唐的天空。无论是身居陋室还是地处穷山恶水,面对萧瑟的秋天,他都能高亢地吟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他就是——(学生齐答:刘禹锡)
   PPT展示学生学过的刘禹锡的相关诗句,追问:那么,在同学们心中,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生自由回答,教师倾听,适时导入新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并在黑板上板书诗题。)
  二、解题
   生齐读诗题,掌握“见赠”“酬”等字词的含义,明确诗歌题材(赠答诗)
  三、吟读
   (过渡:从题材上来说本诗属于赠答诗,从体裁上说,本诗是一首……)
  1、复习学生已经掌握的律诗知识。(八句四联;双句押韵;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等)
  2、生齐读诗歌,字词正音,感受律诗特点,进行朗读指导与训练。
  3、生自由朗读。
  四、译读
  1、四人小组合作,对照注释,明确诗歌内容。
  2、全班交流。
   重点理解:
  (1)翻:副词,反而。
  (2)两个典故:“闻笛赋”“烂柯人”
  3、教师展示译读文字,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
   (谪居巴山楚水,无人过问境况;遭贬二十三年,我心倍感凄凉。怀念旧友,如向秀缅怀嵇康,《思旧赋》徒然吟唱;重归故里,似王质观棋归来,烂斧柄犹话沧桑。沉舟之畔,会有群舟竞发、千帆竞扬;病树之旁,定是姹紫嫣红、万树春光。今日你一曲高歌,使我意气风发;趁此饮一杯美酒,我辈豪情万丈!)
  4、小组诵读展示。
  五、品读
   重点品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明确:诗人借景抒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惆怅,但又相当乐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当春。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描写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并赋予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六、比读
   展示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将白诗中的“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与刘诗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相比较,进一步感受刘禹锡积极乐观进取的精神。并回扣题目中的“酬”字,引导学生理解以诗酬和是文人之间一种心灵交流的方式。
  七、联读
   联系已经学过的《陋室铭》《秋词》,进一步体会诗人遭遇挫折但意志不衰,永远积极乐观进取的精神。
  八、结语
 
 
  [2021-06-25]  摘自《一抹新绿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