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之二  
作者:佚名
   
 
  教学设想:
  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率部准备渡河东征。在到达清涧袁家沟后,他亲赴黄河畔观察地形,目睹北方雪后风光,俯瞰北国大好河山,于是挥毫泼墨绘出这壮丽的画卷。
  毛泽东在此词中塑造的形象巨大。那起伏的群山,隆起的高原,不仅在舞动,在奔驰,有着进取、挑战的姿态和意志,要与高远、阔大、威严而神秘的“天公”比试高低,而且似乎胜利了。这里有作者“自我”的美的形象。给人以豪迈感和崇高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似排山倒海,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空前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而真正的风流人物,只能是无产阶级及其领导的全体人民。充分显示了我国人民创造世界历史的伟大动力。
  教学目的:
  1.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内涵。
  2.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豪放的诗风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
  2.探讨法:将一些重点知识拿来探讨,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毛泽东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学习《沁园春雪》。
  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1.教师范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2.检查字音
   沁qìn 数风流人物shù 折腰zhé 思汗hán 今朝zháo
  三、诵读课文,理解词意。
  1.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
   讨论并归纳:
   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2.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
   讨论并归纳:
   “望”字。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3.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
   讨论并归纳:
   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4.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展开想象,最好是闭上眼睛想,把诗人所描绘的雪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说,然后再在全班描述。)
  5.祖国的江山正因为如此的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作者对他们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讨论并归纳:
   “惜秦皇汉武……射大雕”
  6.作者在文中评论的历代帝王中,你都了解他们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请几位学生简单介绍,其他同学和教师都可作补充。)
  7.作者在评论这些帝王时又用了哪个领字?管到哪句?
   讨论并归纳:
   “惜”。统领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8.结合原文与你自己的理解,体会一下这个“惜”字都有那些意味?
   先分组讨论,请部分学生代表小组发言。
   学生的发言可能不够全面,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字词的方法全面的看问题。如:从“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帝王在武功方面还可以,但在“文学才华”方面就差一些。从“略输”、“稍逊”又可看出作者在文中也肯定了这些古代帝王的丰功伟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曾起过一定的作用。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还包含着后来者必然居上的伟大气概。
  9.在下阕中,作者有没有直接抒发这一观点的句子?
   有,“俱往矣……今朝”。
  10.作者是怎样将上阕的写景与下阕的议论有机的结合起来的?(从文中找出)
   讨论并归纳:
   “江山如此多娇……折腰。”
  11.这句话在文中其了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承上启下的作用。
  12、全班齐读全词,读出感情。
  13、背诵比赛
   《沁园春·雪》诗意充沛,有声有色。全诗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从而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认真朗读品味,会给人留下淳美的艺术享受。下面我们进行背诵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熟课文。
  14、总结全文
   上阕写景,句句都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阕评论古代帝王和抒写革命抱负相结合。
  15、布置作业:背诵全诗,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板书设计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上阙:写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下阕:议论、抒情————论古英雄的不足
               赞当代革命英雄

  课后反思
  教学这首《沁园春雪》时,我想尝试改变这两点。
  首先是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有吸引力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动起来。这堂课我运用了听范读、自由读、齐读、个别读,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也教会学生学习诗词重要方法——诵读法。
  其次是少点零敲碎打的分析,多一些整体的品味、感悟。新课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等要求都是从这一角度提出的。一开始的听范读和自由读都是整体感知,促使学生通过熏陶感染和朗读实践去感受整首词完整的音美、形美和意美。赏析的环节也是着眼整首词,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富于形象性。
  由于引导得当,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2021-06-30]  摘自《上善若水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之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