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之三 | ||
---|---|---|
作者:雷介武 |
(播放萨克斯曲《回家》) 师:刚才听到的萨克斯曲,名字叫《回家》,它曲调悠长嘶哑,又略带淡淡的忧伤,像是倾诉游子思家心切的心情,又像是呼唤亲人回家今天我们便学习一篇与“盼望亲人回家”有关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二、赏析构思 (一)选材角度之巧 师:我知道,像这样的小说,就是不布置预习,同学们也已经提前看过好多遍了,现在请一位同学来概括于勒的经历 生:于勒因为早年浪荡被赶到美洲,在美洲做买卖发了财,后来又几乎沦为乞丐,流浪回国,最后在船上遇见家人 师:很好说到于勒的经历,我们先看一段视频(多媒体播放《大国崛起》片段) 师:当时欧洲人发现了美洲,纷纷漂洋过海奔赴美洲,或是逃难,或是淘金;最后有失败有成功。于勒便是其中一员。但莫泊桑并没有把笔墨的重点放在“于勒远赴美洲”这个更容易让人关注的大背景上,而是集中写菲利普这个小家庭的苦和乐。 (二)“出人意料”之妙 师:在菲利普一家的苦乐故事中,家人苦苦期盼的是什么? 生1:期盼于勒发了财回哈佛尔,和他们一起过快活的日子 师:请找出最能表现菲利普全家期盼于勒的细节。语言描写也好,动作细节也好,心理描写也行 生2(读):父亲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师:永不变更,永远不变化,说明他们永远在期盼这句话中的“唉”有何言外之意? 生3:“唉”字表达了一种担忧,担忧他们的苦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 生4:“唉”字表达了一种埋怨,埋怨于勒为什么还不回来 生5:“唉”字表达了一种失望的情绪 师:是啊,盼了十年了,于勒还没有回来,所以只好“唉——”请把“唉”字理解性地读一下 (生品味着读) 师:还有吗? 生6(读):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师:他们把于勒的这封信简直当作了他们家的一种荣誉 生7(读):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师:大家关注“简直好像”四个字,他们到底看到于勒了吗? 生(众):没有 生8:是一种幻觉 师:是啊,想念一个人想到出现幻觉,可见他们的期盼之切啊!还有吗? 生9:“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于勒还没有回来,他们就想用他的钱置别墅,说明他们日日在盼 师:大家关注这句话中的“上千种计划”,请大家计算一下,十年多少天?对,3650天那么他们家几天一个计划? 生(杂):大约三天多就一个计划 师:是啊十年中,平均三天多就一个计划,足见全家的期盼之切啊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你们告诉我,菲利普全家喜欢吃牡蛎吗? 生10:不见得喜欢吃牡蛎 师:那他们为什么要那么郑重地去吃牡蛎呢? 生11:他们喜欢的是那一种吃法 生12:他们是喜欢有钱人的那种姿态,想显示自己的富贵就装 师:对啊想装出一副有钱人的派头出来,这其实就是在盼于勒啊文中有一句话,“父亲”说“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老师觉得一家人没必要搞得那么客气,这句话中的“我请你们”可不可以删掉? 生13:不可以册掉,这是“父亲”在刻意模仿绅士,借机表现绅士风度 师:家里又没什么钱,还表现什么呢?没必要吧? 生14:但是他们认为他们自己马上就有钱了,所以就装出一种富贵人的姿态 师:说得非常好是啊,他们这么绅士,其实都是因为有一个想象中的有钱的叔叔等在那里这所有的细节,足以说明全家对于勒真是翘首以盼,真是望眼欲穿!客观地说,有希望才有盼头!有盼头,再苦也是美好的! 师:但是有一件事,一件让全家人真正感到苦涩而心酸的事情终究还是来了!是一件什么事? 生15:哲尔赛岛旅游时,他们遇上了日夜思念的于勒,可是这时的于勒却一贫如洗! 师:是啊,十年苦等,十年期盼,盼来的却是一个近乎乞丐的叔叔!这意外而痛楚的相逢,把菲利普一家所有的梦想、所有的期盼击得粉碎!这怎么不让人失望至极,令人心酸之至啊!(屏显:巧遇让人如此心酸!) 师:故事中菲利普一家与于勒的这次意外相逢,可以说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出人意料”的构思,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三、品味语言、品析人物 (一)菲利普夫妇 师:哲尔赛旅行遇到于勒后,有几段对话,看了让人心里难受,是哪几段? 生(众):第34至38段 师:现在,第34段我想请两位同学朗读,看谁读得准确 (两位学生读第34段对话) 师:坦率地说,“啊!啊!原来如此……”一句中,两个“啊”字你们没有读好,作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连用两个“啊”字,肯定有他的深意到底怎么读?你们先揣测一下此时此刻人物的心理 生1:第一个“啊”字应该读作á——,第二个“啊”字应该读作“ǎ——” 师:为什么? 生1:第一个“啊”字表明他明白事实真相之后的惊讶和震惊第二个“啊”字表示明白现实后深深的失望 师:非常好请你朗读 (生依其说法朗读两个“啊”字,众笑) (师也情不自禁地朗读这两个“啊”字)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读第35段的对话 (一生朗读) 师:你要注意,说前一句话“你先坐下吧”时“母亲”的心理是怎样的,与说后一句话“别叫他们看出来”时有没有不同 生2:前一句话是气恼、不耐烦;后一句话是紧张、害怕 师:是呀那你就要读出这两种语气来再试试 (该生再朗读) 师:前一句的气恼、不耐烦的语气还是读出来了,后面一句的语气没读好 (师范读第一句读得急促,第二句读成轻声学生们会心地笑了)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第36段 (一生朗读) 师(笑):“是他,真是他!”这句,你读得有些抒情揣摩一下语境,再读一下怎么样? (生再朗读,读得语气紧凑了些) 师:这样就很好了要读出“父亲”慌张的心理 师:现在我们关注一下这里描写了“父亲”神态的一组词语 生(众):脸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神色张皇 师:“父亲”到底怕什么呢?自己的亲弟弟他怕什么呢? 生3:他怕弟弟回家重新拖累自己 师:这人哪,真势利啊第37段比较简单,哪一位同学读一下? (一生朗读) 师:不错再看第38段,哪位同学读? (又一生朗读) 师:“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一句中的“就”字能删去吗?为什么? 生4:不能“就知道”,说明他们早就知道删去就没这意思了 师:这就有问题了,既然他们早就知道,那为什么还那么盼望于勒回家呢? 生5:他们也许觉得还有一线希望 生6:也许他们是希望奇迹出现 生7:其实他们是不愿相信于勒没钱这个事实的,他们宁可做梦 师:是啊菲利普一家其实早已猜到于勒没钱,但他们一直小心地呵护着心中的那一个梦想唉,他们是在自欺欺人啊! 师:我们再请两个同学朗读这段对话,注意一定要将母亲暴怒的语气读出来 (一生朗读) 师:前面几句你还是暴怒,后面就平和下来了(生笑) (又请一生再朗读) 师:基本可以,但还是不够暴怒老师也受了你们的感染,我也想暴怒一下 (师范读生鼓掌) 师:我们来关注一下对话中母亲的三句话,那就是“三个别”,请作标记 师:同学们,于勒有钱时就望眼欲穿,没钱时就是“别叫”、“别叫”、“别叫”!躲避瘟神一样!真是势利、自私、冷酷!毕竟是亲人,血浓于水啊,怎么能这样呢?如此人性,真是让人吃惊,让人心寒!(屏显:对话让人如此心碎!) (二)“我”(若瑟夫) 师:好在哲尔赛旅行快结束时,有一个称呼,让人感到很温暖,在哪里? 生1:“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师:这里针对同一对象,运用了三个不同的称谓,老师觉得颇显重复,删掉“父亲的弟弟”行吗? 生2:不行 师:为什么呢?“我”的叔叔不就是“父亲”的弟弟么?多余哟 生2:它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师:这关系不是很清楚么? 生2:“父亲的弟弟”一句,能说明他对“父亲”的讨厌 师:非常正确“父亲的弟弟”这一句,强调了于勒和“父亲”的关系,暗含着对“父亲”漠视兄弟情谊的强烈不满,所以是绝对不能删去的(师用家乡话读“父亲的弟弟”这一句,学生明显感觉到不满的语气,并会意地笑) 师:请说说为什么让你内心感到了温暖 生3:若瑟夫重亲情 师:是啊家人一会儿称于勒是流氓无赖,一会儿是小子、贼,乞丐但是“我”,即使面对穷困潦倒的于勒,依然称其为“我的叔叔”,“我”对亲情的珍视让人感觉温暖! (屏显:称呼让人如此心动!) 四、领悟主旨 师:好,现在请问大家,你憎恶菲利普夫妇吗?为什么? 生1:憎恶因为他们不顾念亲情,几次抛弃亲弟弟 生2:不憎恶当时法国社会人人都以金钱去衡量一切,他们只是其中的一员 生3:我是憎恶他们的因为我觉得世界上最宝贵最温暖的就是亲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任何环境下,亲情都不应该被割舍 生4:我是不憎恶他们的因为他们等待了十年的希望在这一瞬间破灭了,他们的过激做法也是情有可原的 生5:我是憎恶他们的,因为于勒已改变,他不会再好玩乐了,怎么能再抛弃了他呢 生6:我不憎恶,因为他们也是生活太苦了 生7:我憎恶他们,因为再怎么说,血还是浓于水的,不应该嫌弃自己的亲人 生8:我憎恶他们,现在的于勒也不一定是个浪荡公子了,给他一些机会,他会有变化的 生9:我不憎恶他们因为一个人在困难的时候,根本无力照顾他人,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 师:憎恶也好,不憎恶也好,都包含着同学们的思想,各有其理但我要明确告诉大家的是,作为世界文学之林里的经典文章,《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批判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二是揭露势利小人的丑陋嘴脸,三是表现小人物生活的辛酸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是憎恶他们的,毕竟抛弃亲人,你是找不到任何理由的 师:于勒是“我”的叔叔,这是不容改变的事实;家人一次次抛弃于勒,这同样是事实这些事实,其实是都因一个字:钱!这正是:十年期盼,兄弟好比摇钱树;一朝相逢,骨肉恰似陌路人——太寒心了!同学们,是生活的无奈?还是人性的冷漠? (屏显于勒沧桑迷惑的头像) 五、感悟亲情 师:但大家也不要太沉重,文章结尾那一声让人心动的称呼,还是让我们感到了温暖!看到了阳光!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与菲利普照夫妇截然相反的例子,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亲情绝不等于金钱,亲情绝不是抛弃,而是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屏显一组亲情图片) 师:同学们,无论贫穷与富贵,无论生老与病死,亲情永远都是人世间最温暖的感动!让我们在心底深情地呼唤:“于勒叔叔,回家!” (播放《回家》萨克斯曲屏显金色阴影天空中驶来的船的图像) 附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巧遇让人如此心酸! ——构思别具匠心 对话让人如此心碎! ——描写生动细致 称呼让人如此心动! ——世态人情惟妙惟肖 |
||||
![]() |
摘自《白云无尽时教育博客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之二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