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九年级上册行香子教学设计  
  《行香子》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佚名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品读诗句,理解大意,领会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3.学习本词融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重点:理解大意,领会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情感,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学习本词融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最美好的季节,是最适合于抒情的季节,也是最适合于写诗的季节。千古名句,比比皆是。同学们积累了哪些?(预设: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是杨柳风;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次课,我们要再学习一首秦观咏春天美景的词《行香子树绕村庄》。
   屏显课题:《行香子》
   “行香子”,词牌名。又名“爇(ruò)心香”“读书引”。以晁补之《行香子·同前》为正体,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另有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八句、四平韵;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八句、五平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苏轼《行香子·述怀》等。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hán)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北宋高邮(今江苏)人,著名词人。他的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
   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
  二、整体感知
  1.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节奏,读出韵味。
   读准加色字字音。
   陂:bēi  徜徉:chángyáng  飏:yáng
   把握节奏。
     行香子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2)指名朗读。点评。
  (3)欣赏朗读
  (4)放声朗读
  2.对照注释,读懂词的字面意思,初知大意。
  注释:
   陂塘:池塘。多音字,另读pō;pí。
   徜徉:自由自在来回地走动。
   几许:多少。
   飚:飞扬,飘扬。
   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翻译: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3.词分上下两片,试归纳上下两片的大意。
   预设:上片写词人所见小园的浪漫春光,下片写园外美丽风光。
  4.这首词描绘了几幅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青山绿水图;百花争艳图;园外风光图;鸟飞蝶舞图。
   兴致勃勃,醉情春色,无比喜悦。
  三、品味诗句,思考探究。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点拨:通过记述自己的一次兴致勃勃的春游,展示了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境界,体现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2.“倚东风”的“倚”用得好,好在哪里?
   点拨:“倚”,在这里是“仗恃”的意思,把东风当做某种势力、力量。东风,即春风。是春风,激起了我的豪兴,变得有恃无恐,从而安闲自在地步行。无形的东风,写的具体可感,还可以依靠。突出了东风的魅力。
  3.“收尽春光”的“收”“尽”,怎么理解?
   点拨:“收”,收纳,收容。将小园拟人化,小园之所以春意盎然,是小园有意为之,想给“我”以惊喜。多么的善解人意。收,还化静为动,让人感受到春光荡漾。“尽”,是应有尽有的意思。园子虽小,却像收入了全部春光。让读者感到小园春意盎然,透露出词人不能自已的喜悦,还有那么点自得。
  4.“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点拨:白描。“红”“白”“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绽放红花,绽放白花,绽放黄花。据实写来,不事雕琢,排比重突出了百花绚丽的色彩,争妍斗艳的心态,浓郁的香味,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
  5.下阙选择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点拨:围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莺啼,燕舞,蝶忙。风光如画,生机勃勃的景象。
  6.“远远”修饰“围墙”,“隐隐”修饰“茅堂”,渲染了一种气氛?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点拨:静谧、安详、平和。平静、喜悦。
  7.“飏青旗”一句中“飏”字用得好,试简要赏析。
   点拨:飏,是飘扬的意思。像一个特写镜头。形象地再现了青色酒旗在春风的吹拂下,随风起舞,迎风招展的情形。“飏青旗”是倒装句,强调“飏”,暗赞春风。
  8.上下两阙都描绘了景物,在写景上写法有何异同?
   点拨:都采用白描手法。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以视觉形象为主,时有化静为动,如“绕”、“收”等字,游人缓步其中;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视觉中,又加入了听觉、嗅觉和感觉,静景动景互相映衬,生动地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
   移步换景,由近及远,随着视野逐步开阔,田园风光图画也如慢镜头般徐徐展开,立体地呈现在读者眼见。
  9.本词在抒情上有何特点?
   点拨:寓情于景。整首词通篇写景,描绘了“小园”-带和“东冈”附近明媚的春光,明快的节奏中,自然流露出词人愉快的心境,字里行间贮满盎然的意兴。
  四、欣赏凤凰传奇演唱《行香子树绕村庄》
  五、小结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使朴质自然的村野春光随词人轻松的脚步得到逐次展现。词人移步换景,上阕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下阕则描写流水青旗的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影翻飞的迷人春色。上下两阕的风景合起来,便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宋代农村画卷。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从而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对后代词曲在题材和意境的开拓方面有较大影响。
  六、作业
   背诵
 
 
  [2021-07-12]  摘自《百度文库》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