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九年级上册月夜忆舍弟教材解读  
  《月夜忆舍弟》赏析  
作者:佚名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
  1.舍弟:对人称呼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鼓声。戍楼是建在高处便于瞭望的小楼,以供瞭望敌情。
   断人行:战争期间夜里戍鼓声响起后禁止通行,就是所谓“宵禁”。
  3.边秋:秋天的边地。
  4.露从今夜白:指今夜是白露节。节气之一。从白露开始“露结为霜”了。
  5.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诗人共有四个弟弟:颖、观、丰、占。此时诗人从华州司功参军任弃官避饥于秦州,唯小弟占同行。另外三位弟弟客居于河南山东。兄弟分散在外,家园无存,互相间也就无法得知死生的消息。
  6.长:一直,老是。
   达:到。
  7.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译文:
  戍鼓声声,路断行人。边城上空传来悲凄的雁声。唉,从今夜又开始看见白露了,(又一年了),月,还是故乡的明亮啊。兄弟离散,家已不存,生死更是未卜!音信久已不通,更何况战火还没有停息呀。
  写作背景:杜甫乾元二年(759)在秦州写的。当时,诗人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因关中大旱,饥荒严重,便弃官离职前往秦州。在兵荒马乱中,与兄弟离散。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赏析:
  诗一起笔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人行,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悲凄的孤雁叫声,使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思亲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飒飒,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但作者所写的不是客观实景,而是写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的“意象”。突出了对故乡的思念。这两句在炼句上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可以说是深秋的寻常景象,但在诗人笔下包蕴深情,足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从写秋景入手,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诗人正是要创造这种气氛:逢战乱,近天寒,亲人离散,兄弟不得相见,而且音信难通,吉凶祸福未卜,怎不令人思念?所谓“忆”,不是回忆,而是想念。
  因此,颈联和尾联直抒思念弟弟的深情,想念担心之情自然。
  全诗层次井然,首联突兀,先写边塞秋景,以为铺垫;颔联,寄主观于客观,看似不同常情,其实正是真情实情。因而传为名句;颈联,直入正题,令人心砰然共鸣;尾联,忧心明显,紧扣忆想情怀。因此,梁启超在《情圣杜甫》中说:读杜诗“能像电气一样震荡人心”。
 
 
  [2021-07-12]  摘自《王庆民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