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佚名
   
 
  一、教材简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选自鲁迅的《且亭杂文》。这是一篇“驳”、“立”紧密结合的驳论文。本文批驳的是一种悲观论调,这种悲观论调的要害是“以偏概全”,也就是失掉自信力的仅是中国人中的一小部分,从而批驳了敌论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新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鼓舞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本课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有“驳”有“立”,语言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在初三学生学习、鉴赏、运用驳论文的阶段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达到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及掌握简单的驳论文写作,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对驳论文的鉴赏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为低层次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高,因此教学时不宜过快,宁可多花一点时间,对时代背景作者进行介绍,以利于学生深入把握课文内容。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多举正面人物(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代表)及反面人物进行比照、分析,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和本文结构严谨、语言犀利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文意,弄清文章的脉络,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五、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探究式。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5、比较阅读法。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世纪的中国,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播放影片《九一八事变》片段,介绍写作背景。
  (三)研读赏析:
  1、齐读课文1、2段,找出“敌论点”和论据,哪些词最富讽刺意味?
   投影展示1:国民党反动派的言行。
   A、“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选自30年代的御用报纸
   B、“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
   C、“民族之自尊心与自信心,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选自《大公报》1934年8月24日的社论
   D、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
   明确:投影展示2:
   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a、信地信物
      b、信国联
      c、求神拜佛
   老师举一个类似的推理例子:“我们班a上课爱开小差,b上课爱开小差,c也爱开小差,所以我们班所有同学上课都爱开小差,你同意这一结论吗?”(以偏概全)
   “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抽学生朗读3—5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反驳敌论点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投影展示3:
   直接反驳:信地信物信国联没有“他信力”(仿词)
   求神拜佛发展着“自欺力”
  3、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4、第1段和第4段都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些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5、默读第6—9段后,讨论探究:
  (1)“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投影展示4)
   学生分组讨论后明确:
  A、“埋头苦干的人”:为了国家利益,执著于某一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的人。如:毕升、徐霞客、司马迁、华罗庚、杨利伟、抗震救灾英雄等。
  B、“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
  C、“为民请命的人”: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如:杜甫、白居易、
   柳宗元、包拯、梁启超、鲁迅等。
  D、“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险,探求真理的人。如:玄奘、鉴真、如商鞅、谭嗣同、李大钊等。
   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到今“中国的脊梁”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3)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明确:
  (l)从人数上看:何尝少呢?
  (2)从特征上看: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
  (3)从处境上看: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4)第9段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找出来体会其意思。
   学生讨论后明确,投影展示5:
   “脂粉”:比喻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
   “筋骨和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状元宰相”:比喻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比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四)找出课文中含“中国人”的句子,小组讨论后分别回答其“中国人”的含义。
  1、同学讨论后明确:投影展示6
   A、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所有中国人)
   B、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C、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所有中国人)
   D、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大部分爱国的人民)
   E、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F、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所有中国人)
  2、同学齐读这些句子,加深理解。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写作方法,写驳论文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六)作业:课后作业

  八、教后反思:
  善于反思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教师成长的关键。上完这节课后我有几点想法:
  其一、这是初中阶段唯一的一篇驳论性的政论文,所以我在学生理解文本前就有意识地把课文注释整合成背景资料,并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通读全文。在于引导学生养成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的良好习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引导激活他们丰富、大胆、自由的学习灵感与兴趣,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使他们的思维进一步得到提高。
  其二、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就是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堂课,不论是在整体把握还是在局部探讨上,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充分相信学生,还给学生自由思考、讨论的空间,让他们主动地合作、探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老师的交流,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流,使他们在语文学习的“殿堂”中自由飞翔。
  其三、通过“读”让学生整体感悟。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而不是对课文进行逐段串讲。这堂课通过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2021-06-30]  摘自《上善若水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