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九年级下册孔乙己教学实录  
  《孔乙己》教学实录之一  
作者:佚名
   
 
  师: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作者是鲁迅,大家回忆一下,你学过的鲁迅的文章还有哪些?
  生:《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社戏》,《阿长于山海经》,《故乡》。
  师:没有《风筝》?没有《雪》吗?
  生(一脸茫然地摇头):没有听说过。
  师:哦,可能是文章有点难懂,新教材改革把他们删去了。大家可以下去找出来看看,一篇是写兄弟情的,另一篇是写朔方雪不屈服于严酷的环境与之斗争的。
  生(很感兴趣的瞪大眼睛看着我):再讲点吧,老师!
  师:咱们今天的课文也很有趣,是鲁迅最喜欢的一篇小说,来看看本文的题目,《孔乙己》。因为大家没有预习课文,咱们今天就由老师边读边讲吧。
  于是我放缓声音,“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大家看,谁喝酒?多少钱?
  生:做工的人喝酒,每碗四文钱。
  师:你记好了。“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好了,想一想,一碗酒,加一碟盐煮笋,多少钱?
  生:五文钱。
  师:两碗酒,加一碟茴香豆呢?
  生:九文钱。(此时,有些学生已经不能算清楚这个账,胡乱回答了,不过他们的注意力已经全部放在了听我的话上了,这才是目的。)
  师:那要是再加一样荤菜呢?
  生(闷头计算):得要十几文吧。
  师:数学学得不怎么样啊,不过,语文学好就行了。大家接着听。“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问题来了:这一段里,有几种人喝酒?他们有什么不同?
  生:两种人,短衣帮,穿长衫的。他们一个是站喝,一个是坐喝,一个是一碟盐煮笋和一碗酒,一个是不但有素菜和酒,还有一样荤菜。
  师:那么,大家猜一猜,我们的主人公是哪一类呢?
  生(有人抢答):短衣帮!
  其他学生还在怀疑不定,我就笑了:是吗?咱们接着看。我继续缓缓的读课文。“……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店里面的小伙计估计不止一个,分工也不同,在这里,就分了几类?
  生:两类。样子傻的侍候短衣帮,模样机灵的侍候长衫主顾。
  师:你们再接着听。“过了几天,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到这里,小伙计共分几类?
  生(都笑了):三类。样子傻的不能侍候客人,只能侍候火炉,专管温酒。
  师:是啊,大家看看,这个社会,酒客分两类,小伙计分三等。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也暗含了许多不得已的社会因素。可见,孔乙己生活的环境很凉薄啊。主人公该出场了。
  我接着读课文:“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大家说说,他是那类人呢?
  生:不好说,说他是短衣帮吧,他却穿着长衫;说他是长衫主顾,他却是站着喝酒。他去短衣帮那里,他们会说:去,你穿着长衫,去里边坐喝。他去长衫主顾那里,他们会说:出去,你个站着吃咸菜的!(教室里哄堂大笑)。
  师:是啊,他就是这么一个不短不长,不里不外,不上不下的人,找不到自己的同类,没有生存的空间,这能尴尬的孤独的站在那里,所以作者说了是“唯一的人”。
  接下来一段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学生很容易看出来孔乙己的穷和懒,由“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也知道了他经常被打的事实;由他名字的由来,也看出来了他无关紧要的存在。我把第四段读完,学生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哦,原来是这样一个好玩的读书人。我又进一步帮他们分析:窃和偷相同吗?
  生:相同呀,不都是偷吗?
  我举例子:你的十块钱丢了,你会说:谁偷了我的钱?你怎么不说是谁窃了你的钱?学生笑了。
  我又举例: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了,但是……我的话还没说完,已经有学生抢话了: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
  是啊,怎么不说是“偷”呢?
  生:偷钱算是偷,偷别人的东西……也是偷啊!
  师:这样说,小东小西算是偷,大的重要的东西算是窃。怎么样?大家觉得老师总结的咋样?
  下面一群小孩子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我无声的笑了。
  师:既然都是偷,孔乙己却特别强调“窃”不是偷,说明了他是个怎样的人?
  生:卖弄学问,自欺欺人。
  师:第五段在叙述方式上属于什么?
  生:插叙。
  师:对,借人们的谈论,交代了孔乙己的好喝懒做,但品行不错。大家需要注意一件事,孔乙己之所以能活下来,原因是什么?
  生(有人读书):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
  师:原来如此!可见写一手好字是多么的重要。
  学生们“哄”的一声笑起来,眼睛看向我平时经常点到的自己不好的学生,他们自己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顺便举例一位老教师退休后,凭一手好字,先在街上卖对联,后去郑州先卖对联后开书法培训班,再是参加了书法协会,现在又和国际友人交流书法。这个故事,听得这帮孩子们大睁双眼,无限向往。
  我接着读第六段:……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学生听着就笑起来了,小声说着:半个!我听见了:是啊,捞不到一个,还捞不到半个!哪有捞半个的?可见他们在……
  话没说完,有学生抢答:讽刺挖苦!
  完全正确!鼓掌!听了我的评价,全班学生都哗哗的鼓起掌来。
  师:大家看,孔乙己在酒店里,找不到温暖和依靠,还总是被人讥讽嘲笑揭伤疤,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大家看第七段,写了什么事?
  我读完第七段,问:这一段写谁?什么事?
  生:写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字。
  师:说得真好!这就是概括故事情节,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说清楚就好。那么第八段呢?怎么概括?学生低头看书,速度还很快,马上就有学生回答:孔乙己给孩子们分豆吃。
  师:很好,大家概括情节准确简洁,就是这样的。不过,我需要提醒你们一点精彩之处……
  又是我没说完话,有学生又开始开动思维:我知道,是“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其他学生看着我,点着头,表示赞同的笑意挂在脸上。哇,我这课上的,已经不需要老师啦!
  我笑了:你说的很对,这确实精彩之处。那么,谁能说一说这句话为什么精彩?
  三三两两的回答声响起,我找了其中一位善于语言表达的学生作总结:对着小孩子说文言文,可见是迂腐至极;什么时候都不忘了文言文,可见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说这样的话,最能代表他读书人的身份。
  他话刚说完,学生们已经自发的为他鼓掌了。身为老师,我也不禁为他感到骄傲。
  师:好了,大家看看,这样一个人,大人取笑他,小伙计鄙视他,连小孩也不理他,可见这个社会,有他没他真是无所谓了。大家看第九段,这是个什么段?学生们很快看完了只有三句话的这一段,马上回答:过渡段!
  师: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生: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即承接了上文的孔乙己使人快活,又开启了下文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师: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是怎样叙写出来的?
  生:借助于掌柜和酒客的对话侧面表达出来的。
  师:很对。下面咱们来共同学习这段话。
  我把这一段读完,学生听得很认真。
  师:掌柜的怎么会想起孔乙己?
  生:因为孔乙己还欠他十九个钱呢。掌柜的是想钱呢。
  师:酒客说孔乙己被打,掌柜的是什么反应?
  生:就一个字,哦。
  生2:意思是,知道了。
  生3:仅此而已。多么冷漠。
  师:掌柜一连追问三次“怎么样了”,后来为什么不追问了?
  生:那个酒客说“许是死了”,死了就不用再问了,孔乙己还不了钱了。
  生2:真是唯利是图!
  生3:太冷酷了!
  师:大家分析的很好。你们说,孔乙己是不是被打死了呢?
  学生们这次不再瞎猜,而是接到:接着读书接着看。
  师:这次老师不读书了,换你们读,怎么样?
  生:好啊。
  一阵朗朗的读书声响起,我趁此机会赶紧喝了几口茶,润润嗓子。有了前几段的讲解铺垫,学生们已经很理解文意,读得很投入,低沉缓慢,再无笑意。
  师:谁能说一说第一句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生:为下文孔乙己的最后一次上场喝酒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师:不错啊,再想想“中秋过后”这个词呢?
  生:也点明了时间!
  师:这就对了。即点明了时间,又为下文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去酒店喝酒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最后孔乙己的悲惨结局做铺垫。
  学生们大多数已经开始在书上记录环境描写的作用了。
  此时,我又帮学生们挖掘一点文字背后的故事:孔乙己最后一次去酒店,是怎么去的?
  生:“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师:他的长衫呢?不是十多年都不离身了吗?哪去了?
  生:拿去换钱了。
  生2:被丁举人打烂了,不能穿了。
  师:他坐的蒲团哪来的?
  生:买的。
  生2:不会,他有钱还喝酒呢。
  生3:我知道!庙里有蒲团,他是爬去庙里,和尚给他的破蒲团。
  师:大家分析的很好。总之这钱,这唯一的四文钱不能干别的,只能买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碗酒才行。可见,好喝懒做是一点不假。
  师:最后一段,咱们一起读,看看孔乙己有多久没再去喝酒,好不好?
  师生齐读书,感觉我也是个学生。
  师:算一算,孔乙己有多久没再去咸亨酒店喝酒了?
  生:一年又四个月,那么爱喝酒,肯定是死了。
  师:你看见他死了?
  生:没有。但是想着也是死了。
  师:那你不还是估计吗?所以文章最后作者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用语很准确。
  生(纷纷点头):是。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
 
 
  [2020-05-20]  摘自《王小白也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黄厚江教学实录——《孔乙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