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彩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
---|---|---|
作者:佚名 |
本篇课文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引发学生产生联想。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紧紧围绕学习生字、积累语言展开语文学习活动。充分与文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我”的懂事。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仿写,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随文识字、字理识字、形声字特点识字等方法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和衣字旁;会写“着、到”等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教学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漂亮。”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彩虹)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板书:彩虹) 3.(课件出示漂亮的彩虹)导学: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 4.学习“虹”字。 (1)指生领读。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虹”字。 预设: 加一加:虫+工=虹 换一换:江—氵+虫=虹 5.导入: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彩虹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读文识字 1.朗读全文。 (1)导学: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 ①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②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你们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4.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正音:“照”是翘舌音;“座、洒”是平舌音;“座、浇、千”是三拼音节。) (2)你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样子了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如:广+坐=座,合+手=拿,扌+是=提,扌+兆=挑,酒-一=洒。相机指导认识新偏旁“衤”。) 5.巩固识字:老师选一名学生读生字,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6.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1)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里,看你们能不能认识它们,请大家合作,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小组读课文,相机指导“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ìnɡ。 三、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我”想怎么做,希望谁高兴呢?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 生1:“我”想用浇花的水壶在彩虹上下雨,爸爸就不用再挑水浇田。“我”希望爸爸高兴。 生2:“我”想拿梳头用的镜子走到桥上,多一个月亮照着妈妈梳头。“我”希望妈妈高兴。 生3:“我”想把哥哥的秋千挂在彩虹上荡来荡去,花裙子变成彩云飘来飘去。“我”希望哥哥高兴。 ………… 3.小结:文中的“我”充满童真童趣,想为爸爸减负担,想帮妈妈变漂亮,想让哥哥更开心,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四、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着、那、到”,重点指导这三个字的书写。 (1)教师边范写边指导。重点指导“着”的第六笔是“丿”,下面是“目”;“那”的右耳刀是悬针竖,弯钩大;“到”的左下部是“”。 (2)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3)投影学生的字进行评议。 (4)学生仔细修改。 2.学生描红、书写其他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选择学生中写得好的字,投影出示。请该学生介绍一下他是怎么写这个字的。 |
||||
![]() |
摘自《赵亚娟-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彩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