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动物儿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佚名 |
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能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2.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出示生字词。 花间 捉迷藏 造宫殿 运食粮 池中 欢 结网 蜻蜓展翅 蚂蚁搬家 蝴蝶飞舞 蜘蛛结网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图片,认识小动物和它们交朋友。 2、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圆圈画出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 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 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 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3、小游戏(蝴蝶采花)。 三、朗读儿歌,积累语言 过渡:刚才,小朋友的表现真不错,现在看看你们读书读得怎么样。 1.观察图画: 整首儿歌配上了生动形象的彩图,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蜘蛛、蝴蝶、蚂蚁、蚯蚓、蜻蜓、蝌蚪。) 请你用铅笔在儿歌中圈出它们。 2.我的发现。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1)他们都是带有虫子旁的字。 (2)会认形声字。 板书:蜻蜘讲解形声字。 3.学习第一句。 (1)“蝴蝶花间捉迷藏”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捉迷藏”采用拟人手法描写了蝴蝶在花间飞来飞去悠然自得的样子。) (2)指导朗读第一句:读出蜻蜓和蝴蝶悠然自得的样子,语速舒缓。 4.学习第二句。 (1)“蚯蚓土里造宫殿”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造宫殿”运用比喻手法,将蚯蚓写活了,它仿佛是在建造自己的家园,享受美好的生活。) (2)“运”字表现突出了蚂蚁的勤劳。一个“运”字侧面写出了“食粮”对于小小的蚂蚁来说是多么的重。 (3)指导朗读第二句:读出蚯蚓和蚂蚁的勤劳,乐在其中。(板书:蚯蚓蚂蚁) 5.学习第三句。 (1)这一句写到了哪两个小动物?(蝌蚪和蜘蛛) (2)“欢”和“忙”分别说明了什么? (“欢”字点出了蝌蚪在池中无忧无虑的欢快生活。“忙”说明蜘蛛很勤奋,集中全部精神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3)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的无忧无虑,快乐自在,读出对蜘蛛的勤奋工作的敬佩之情。 6.做游戏。 同桌合作拍手练习读儿歌: 边读拍手读:什么半空展翅飞?什么花间捉迷藏?…… (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 四、做游戏,演一演。 展开想象,对照插图,做一做小动物的动作。 你来问,我来演(戴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 你来问:“蜻蜓半空做什么?”,我来演:“蜻蜓半空展翅飞。” “蝴蝶花间做什么?”,我来演:“蝴蝶花间捉迷藏。”…… 五、小结 在大自然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快乐地生活着,快去找找吧!模仿课文“谁在哪里干什么”,也试着编一编,写一写。 |
||||
![]() |
摘自《用户6743625860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之六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