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轻松地教,快乐地学 ——《一分钟》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
||
---|---|---|
作者:赵志祥 评析:于永正 |
第一课时 师:同学门,昨天,我和你们的数学老师吵架了! 生:(吃惊地)为什么? 师:我做了一道数学题,可是你们的数学老师说我做得不对,我就偏说我的对!于是我们就争吵起来了。现在请小朋友们给评评理。请看黑板。(板书:一=20)我的这道数学题对不对呀? 生:(异口同声)不对!(笑声) 师:啊?那谁能说说,为什么不对? 生:一很小,20很多。 生:因为一里面只有一个1,20里面有二十个1,所以一不能等于20。 师:哈,好像绕口令!能用上“因为、所以”讲明理由,不简单! 生:因为老师写的两个数字不一样,左边是语文的一,右边是数学的20,所以不对。 师:你发现了左边是汉字的一,右边是阿拉伯数字的20。好厉害的小朋友!(笑声) 师:大家都认为老师写的是错误的。难道就没有一个同学认为是对的吗?(几个同学举手又放下) 师:有几个同学拿不定主意。这样吧,请大家现在开始读课文,多读几遍,我相信一定会有很多小朋友认为“一等于20”是正确的!不过,大家读书的时候,老师要看谁读书的姿势最端正,要听谁读书的声音最甜美!开始读书吧!(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辅导) [评:导入很巧妙。妙在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读书成为一种需要。] 师:好了,大家都读完两遍了,有的同学读完三遍了。现在,认为一等于20的同学请举手。(绝大多数学生举手)这么多同学举手啊!看来小朋友们很会读书,很会动脑筋!那现在谁能告诉大家,这里的“一”指的是什么?(生纷纷举手) 师:来,一起说—— 生:一分钟! 师:哎呀,真聪明!(板书:分钟)这个20就是—— 生:(整齐响亮地)20分钟! 师:(板书“分钟”,构成:一分钟=20分钟)对,就是20分钟。请注意老师写字,希望大家和老师一起写。(师在“一分钟”上面板书“多睡”,学生跟着写。)老师在一分钟上面写了多睡两个字,想想看,“20分钟”的上面应该写什么字呢? 生:迟到。 师:对!来,小朋友们,请拿起笔和老师一起写这个词语。注意,写“迟”字的时候,要先写里面的“尺”字,再写外面的走字儿。(板书:迟到;学生一起书写。巡视中发现“尺”字捺变为点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构成如下板书:(多睡)(迟到) 一分钟=20分钟 师:刚才还有几位小朋友没有举手,现在,认为我这个数学题对的举手?(还有一个学生没举手)请问你为什么不同意? 生:在语文课里,一等于20是对的;要是在数学课上一等于20就是不对的。 师:哈哈哈,你真不简单!你说得对。在语文上,如果没有“多睡、迟到、分钟”这些条件,也是不对的。现在,加上这些条件,你觉得对吗? 生:对了。 师:其实,这里的等于,就是引起、就是导致的意思。元元多睡了一分钟,导致他迟到了20分钟。 聪明的小朋友现在一定能说出来为什么“一=20”了。抱歉,应该说,在这一课里,为什么一等于20了。 生:元元早上多睡了一分钟,上学的时候(师插话“上学路上”),上学路上,遇到红灯浪费了时间,(师插话:请把“浪费”换成“耽误”)遇到红灯耽误了时间,遇到公交车又耽误了时间…… 师:注意,是没赶上公交车。 生:没赶上公交车又耽误了时间,只能走到学校,就迟到了20分钟。 师:说得多好啊!不但非常简单地说出了元元多睡了一分钟,结果迟到了20分钟的事情,而且还说出了元元上学路上发生的两件事。 [评:读到这里,我想,每位读者都会赞叹赵志祥老师的高明!巧妙的导入,在这里有了收获,学生收获的是思考的成果,是对课文整体的把握。] 师:好样的!请看大屏幕(上面出现课文第二段),这就是他说的第一件事。自由读读,看谁读得好。(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不但读书的声音很甜美,而且读书的姿势很端正啊!赵老师为你们高兴!来,咱们一起读一遍!(生齐读课文) 师:谁能单独读一读让大家听听?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随时指导:“元元”的后一个字要读轻声;“很快地”的“地”字要读de) 师:读得不错,就两个字没读准!可以得A!谁敢和他比一比? 生:(朗读课文,“很快地”的“地”字又读成di) 师:请停一下。这个字念de。“很快地(de)”,跟老师读。 生:很快地(de)。 师:对,真好!大家跟着我一起读:很快地(de)。 生:(齐)很快地(de)。 师:请你接着读。(学生很流利地读完课文) 师:她只错了一个字。可以得“A+”。(学生面露惊讶)没见过“A+”?就是这样的(板书:A+)。A是一等的,A+是更好的。谁能得“A++”?(笑声) (学生纷纷举手要求读书,老师请一位学生读,读得很流利也很有感情) 师:不但流利,还很有感情!A++!(掌声、笑声)要是那个“早”字不读成翘舌音就可以得“A+++”!(笑声)来,跟老师读。(连续纠正了三遍,学生终于把早字读正确了,赢得热烈的掌声) [评: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务必做到正确、流利。“字字未宜忽”。首先要读正确,然后才能谈到思考。语文姓语,小语姓小,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落实这个目标意义重大。] 师:谁觉得自己能得A三个+?!(学生纷纷举手:“我能我能”)好啊!凡是有自信的同学都可以站起来读,看看你们这么多人能不能超过她! 生:能!(朗读课文) [评:劲头是鼓励出来的。教学艺术的本质的确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说得真对。] 师:老师很想给大家得“A三个+”,但是只能给你们得“A两个+”。 生:(齐)为什么? 师:大家读书的时候,声音整齐又响亮,没有任何错误。可是……请大家看看这一句:“他叹了口气,说……”一般人叹气的时候啊,心情都不太好,这个时候说话的声音不可能十分响亮的。 [评:既是启发,又是鼓励。] 生:我知道了,我能读! 师:好,请你读!请注意,就从“他叹了口气……”开始读。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哇,你读得已经超过“A+++”的标准,那就是“A☆”!(板书:A☆。学生惊叹不已)了不起!声音压低了,速度放慢了。谁还能得“A☆”?(学生纷纷要求朗读)好啊,都想读。想读的就站起来,想读就读!(十几个学生站起来读书) 师:啊,都可以得“A☆”了!老师相信,大家可以读得更好,可以得“A☆☆”!读才能得“A☆☆”呢? 生:读得轻一点、慢一点、伤心一点。 师:嗬,你对课文中的元元同学是琢磨透了!那你来个伤心一点的! 生:“他叹了口气,说:‘唉——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走到该生面前)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在班级里朗读肯定是拔尖的,对不对? 生:(插嘴)他叫李涵淑,是语文班长!(笑声) 师:语文班长?哦,就是语文课代表吧。难怪朗读水平这么高!A,双星! 生:哇——! 师:别光“哇”,她朗读得好,因为有“绝招”,听出来没有啊? 生:她读错了,多了一个字。(笑声) 师:多了哪个字? 生:多了一个“唉——”(笑声) 师:好样的,小耳朵真灵!不过,告诉你,她在这里多了一个字,不但不算错,而且要表扬!她这是创造性地朗读!这也是她能得“A双星”的“绝招”!不信你们也加一个“唉”字试试。 生:(纷纷在下面“唉”个不停,引起不断的笑声) 师:哈,见到了“绝招”都想用一用。不过,有些同学叹的气不大好。为什么呢?因为叹气的时候总是笑眯眯的。想一想,谁伤心叹气的时候笑眯眯的?(模拟笑眯眯的“唉——”)(笑声)来,大家一起叹叹气我看看。 生:(一起叹气)唉——(满脸稚气的凝重让人忍俊不禁) 师:哈,听到你们的叹气声,再看看你们显得特别伤心的表情,此时,我觉得你们一个个都是元元,正在那里叹气呢:“唉——要是早已分钟就好了!”来,用用这个绝招,看看能不能读出“A双星”的水平!谁先来?(连续四个学生朗读都得了“A双星”,于是几乎所有学生都强烈要求朗读。) [评:老师在课堂上是组织者、引导者。赵老师的引导很出色,及时而且有分寸。] 师:大家都想读?那好,咱们就一起读!我相信全班同学都能得到“A双星”! 生:(全班齐读,声情并茂。老师带头鼓掌,掌声四起。) 师:来,我们用这个方法读下一段。(投影出示课文第三段)先练练吧。 生:(自发地齐读)“他等了好一会儿……车子开了。他又叹了口气,说:“唉——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学生读完后就热烈鼓掌) 师:哈哈,自己给自己掌声,好热烈啊!(笑声)该热烈一点,因为你们读得太好了,应该得到热烈的掌声!来,再来一次掌声!(热烈的鼓掌和欢笑声) 大家把元元说的话读得非常有感情,那么,元元心里想的大家能读好吗? 生:能——! 师:呵,信心十足啊!请看大屏幕!(投影出示课文第一段)谁来读? (下面基本上采用同样的激励方法,引导学生朗读了课文的第一段、第四段、第五段,气氛热烈,效果很好。略) [评:阅读阅读,总得读。问题在于怎样让学生喜欢读,读进去。这一环节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 师:大家这么快就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了,真是不简单!课文读好了,我想,课文中的字词嘛,对于在座的几十位聪明的小朋友来说,就是小儿科了!(笑声) 师:笑?不相信? 生:相——信! 师:好嘞!请看,这些就是本课的生字词!(投影出示:丁零零闹钟叹气哈欠决定迟到后悔)读读看。(接下来是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还让学生推选“胆子最小”的学生读,全部正确。略) [评:寓识于读。课文读好了,生字真的就成了“小儿科”。寓识于读,理解就在其中。] 师:果然是“小儿科”!下面咱们做个游戏,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请拿出自己做的生字卡片(学生课前都做了生字卡),一张一张地读,读完后就摆在课桌上。看谁读得准,摆得快! 师:啊,都这样快!下面游戏开始!请根据老师的提示从卡片中找到一个字或者一个词! 师:(出示闹钟图片)请问,它的名字在哪里? 生:(纷纷举起“闹钟”二字并大声诵读。) 师:哈,真快!再来。请看老师的样子找到一个字。(学元元后悔的样子——低着头) 生:(纷纷举起“悔”字并大声诵读。) 师:组词? 生:后悔、后悔、后悔…… 师:好啦好啦好啦,说两遍就可以啦!(笑声)请大家再听听老师发出的声音!唉—— 生:(纷纷举起“叹”字并大声诵读)叹气、叹气。 师:哈,这次好!只读了两遍!(笑声)注意了,这次是我出字卡,请你们做动作啦!(出示“哈欠”)谁来打个哈欠? 生:(多数学生都在打喷嚏,“阿嚏”不断,笑声不断) 师:哎呀,大家都没有感冒,干吗总是“阿嚏”呀?(笑声)注意哦,“阿嚏”说明你可能感冒了;而哈欠是困了想睡觉或者刚刚睡醒时才打的,不一定感冒!来,请大家看看“语文班长”是怎样打哈欠的。(请学生上台表演打哈欠) 师:人家李涵淑打的这才叫哈欠。来,大家再打个哈欠我看看。(全班一片哈欠声、笑声) [评:妙哉!妙招迭出,妙语解颐,妙趣横生,妙不可言!] 师:孩子们,我看到有的同学是真的在打哈欠了!不好意思,咱们光顾着游戏了,下课的铃声已经“丁零零”地响过了。 生:骗人!(笑声) 师:哈哈,没有啊!呶,看看墙上的挂钟就知道了!老师耽误大家休息了,抱歉哦! 生:没关系!我们不休息! 师:那总要去一下洗手间吧? 生:不——去!(笑声) [评: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就会忘记时间的流逝。] 师:你们的热情让我感动,但是,休息一下还是非常必要的!看看,小狗狗都休息了。 (投影出示图片:伴随着图片的出现,《莫扎特摇篮曲》轻轻响起,在老师的示意下,学生都笑眯眯地趴在课桌上休息) [评:前后照应的图片,用在高年级的课堂上,定会贻笑大方;然而用在低年级的课堂上,却平添了几分情趣。]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开心吧? 生:开——心! 师:现在,做第二个游戏。 生:耶—— 师:先别“耶——”(笑声),下面的这个游戏是有点难度的! 生:我们不怕! 师:好啊!请看大屏幕!(投影出示,学生自发地齐读:“大眼睛看得准”)我看谁的眼睛大?(学生纷纷睁大眼睛让老师看,可爱至极)哈,每双大眼睛,明亮又闪烁,仿佛天上星,最亮哪一颗?(笑声)大眼睛要看得准!(投影出示:钅勹辶门口尺中又巳合市)谁能从这一堆字和偏旁部首中找到两个好朋友,让他们俩组成一个新的字? (伴随着课件的演示,学生很快就组成了“钟包迟闹叹哈”六个字。然后教师又选择了“闹、叹、迟、包”四个字引导学生进行了简单的组词训练) 师:厉害!眼睛大,看得准!厉害,厉害,真厉害!(笑声)人们常说,眼明——心亮,我看小朋友们做到了;我还听说,心灵——手巧,大家的心很灵,不知道手巧不巧? 生:巧!(笑声) 师:嘴上说说容易,动起手来很难,嘴上说的不算,要看实际表现! 生:(插话)老师是大诗人!(笑声) 师:谢谢夸奖。可惜,老师不是大诗人,不过正向诗人学习,希望把话说好。希望你,也希望大家都努力,将来也许都能成为诗人!来,先看看这两个带口字旁的字。(投影出示:大田字格中红色的楷体字“哈叹”)说说看,怎样写才好看? 生:口子旁要写小一点,两个字都有捺,要写得非常舒展。 师:嗬,好像书法家在讲课!(笑声)说得好!口字旁不但要写得小一点,还要适当地写高一点。请看老师写一个,注意看清楚口子旁在田字格里面的位置。(范写口子旁后,让学生看了看,又范写“哈、叹”。) 生:(小声议论)哇,真好看! [评:字是老师的第二张脸。有了漂亮的第二张脸,就会赢得学生的敬佩,就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赵志祥的字是拜过名师的,是下过硬功夫的,。] 师:尽管大家在小声夸奖我,但是我都听到了,心里特别高兴!(笑声)希望你们写的也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夸奖。不过大家发现老师写口字旁有什么特点吗? 生:上大下小。 师:对!看得真准!如果把口字的上下都写的一样大就不好看了!大家看看(范写,笑声)。怎么样,都笑了吧。上下一样大是很难看的。来,打开田字格本,把每个字写两遍。注意,老师最喜欢看第二遍比第一遍好的字,这说明写字的小朋友写完第一遍以后,认真和书上的或者大屏幕上的字比较了,发现了问题他就改正了。这样同学肯定能得A星。好,请坐端正,脚放平,握好笔,认真写吧!(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评讲。略) 师:下面请大家写一个词。请看大屏幕。(投影出示“闹钟”)这两个字虽然经常说,但是比较难写。谁能说说怎样才能写正确? 生:闹字好记:门里有城市。 师:有点意思。不过,哪儿有这样大的门啊!(笑声) 生:城市外边有大门。 师:好!精彩!那钟字呢?应该怎样记住它? 生:中国左边有黄金!(笑声) 师:哈,可以,可以。不过写的时候要注意把“中国左边的黄金”写成金字旁哦。请看老师写。(范写钟,边写边讲述)注意,金字旁的这一提,一定要干净利索,要有尖尖的笔锋;和刚才我们写的“哈、叹”中的口字旁不一样,这个中字里的口,应该写得比较扁。来,拿起笔,端正写字姿势,把这个词写两遍。我相信大家都能写得很漂亮。 (接下来指导学生书写了“元、欠、包”等字。略) [评:“打铁还得自身硬”。老师有一手好字,指导学生把字写好,这就是亮点!而亮点以真才实学为基础的。写好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师:请大家看看这幅图,看看图中的哪个小朋友是元元?(出示文中插图2) 生:那个低着头、红着脸的小男孩就是元元。 师:看着元元的这个样子,大家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一下吗? 生:后悔。 师:是的,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了二十分钟,当然非常后悔。 生:害羞。 师:为什么? 生:迟到了,就不好意思啦! 师:看来你是迟到的次数一定不多。 生:从来没迟到过! 师:啊,好学生! 生:我也是;我也是…… 师:哈哈,个个都是好学生! 生:我说应该是惭愧! 师:嗬,你知道的词语真多! 生:我还知道一个词语,就是……内……内…… 师:内疚?! 生:对,就是内疚! 师:哈,连这个高难度的词语都知道,真是了不起啊!读过很多课外书吧! 生:(插话)他是我们班的读书大王! 师:哦,难怪啊!读书多了,慢慢地你就会明白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了。同学们,元元一不小心多睡了一分钟,结果迟到了20分钟,他感到后悔、害羞、惭愧、内疚,你如果是李老师,你会原谅元元吗? 生:(纷纷)会! 师:那如果元元说他今后一定不会再迟到了,你们相信吗? 生:相信! 师:啊,好有爱心,会理解人,你们都是元元的好朋友!(笑声)这篇课文很有意思,老师也非常喜欢,所以我把课文改成了一首儿歌。我们来读一读吧!(投影出示) 脸儿红了 丁零零了,闹钟响了。打个哈欠,他又睡了。 一分钟了,元元起了。红灯亮了,汽车开了。 叹气没用,他迟到了。非常后悔,脸儿红了。 [评:浓缩的都是精华。一首小诗,把课文中的生字、意思都概括进去了。] 生:(自由朗读,渐渐地自发地拍着手掌,读得有滋有味,节奏感很强) 师:哈,看大家读得多带劲儿呀!这篇课文很有意思,愿意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的孩子请举手?啊,都愿意,好孩子!读课文也行,读这首儿歌也可以。 生:我们没有呀! 师:请打开你们抽屉里的信封,儿歌就在里面。(学生纷纷拿出儿歌,再次兴致勃勃地朗读起来) 师:看看背面。谁来读读上面写的什么? 生:第二天早上,丁零零,闹钟又响了。元元打了个哈欠……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小嘴儿,开动脑筋儿,想想看,今天元元还会迟到吗?他会怎么做呢?把你想到的话写在下面的格子里。 (学生写话,教师巡视辅导) [评:读写结合是学好语文的规律。张田若先生反复强调过,阅读教学一定要把“写“挤进去。赵老师挤得好,挤得巧,挤得顺理成章。] 师:谁愿意读读自己写的? 生:第二天早上,丁零零,闹钟又响了。元元打了个哈欠,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可是,元元一下子想到了昨天迟到的事情(老师提醒把“一下子”改成“忽然”),就马上起床刷牙、洗脸,吃过早点,背着书包上学去了。结果他没有迟到,李老师表扬了他! 师:简单,明白,句子通顺!写得多好呀! 生:第二天早上,丁零零,闹钟又响了。元元打了个哈欠,心想,昨天tān睡一分钟迟到20分钟,今天可不能迟到了。于是,他赶紧起床,背着书包就上学去了。走到十字路口,刚好是绿灯。走到公交车站,就上了公交车。结果,他提前20分钟到了学校。 师:昨天迟到20分钟,今天提前20分钟,元元的变化真大呀!不过,元元好像没刷牙、没洗脸,也没吃饭哪!(笑声) [评:评价机敏而幽默,这是高明的老师的高明之处。] 生:我马上加上。 师:真好!还有很多同学要读,可是,已经到下课的时间了,真可惜! 生:我们不下课! 师:那不行,我们都上两节课了,要休息了!小朋友,看看,连小狗狗都出去玩了!(播放课件: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出现如下画面:)现在下课,同学们,都出去开开心心地玩吧! [评:课上得开心,课间自然会更开心。别说学生,连听课的老师都十分开心。什么是好课?学生学得快乐又很扎实的课就是好课。听课老师们不看手表的课,就是好课。] |
||||
![]() |
摘自《造假的云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一分钟》教学实录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