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狐狸分奶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商州区第三小学 刘川粟 |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朗读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自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二、教材分析 狐狸分奶酪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教材是安排了一些给人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小熊的争吵和狡猾狐狸分奶酪,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明白了对待亲人、朋友不能斤斤计较,懂得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的道理。故事中发生的事情与孩子们的生活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白道理,懂得做人要谦让的道理。 三、学情分析 进入二年级后,孩子们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上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喜欢听故事,阅读浅显的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教学中抓住孩子们的特点,进行朗读、质疑、评价、想象训练,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懂得对待亲人、朋友不要斤斤计较,要懂得谦让、团结、大度。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使”等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小熊和狐狸所扮演的角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对待亲人、朋友不能斤斤计较,懂得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五、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本课生字。了解课文大体情节。 难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对待亲人、朋友不能斤斤计较,懂得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学生以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为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圆制版代替奶酪 教学课时: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瞧、便、剩、整”4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吵、咬”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领会文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领会文中的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磁性田字格黑板贴,狐狸和小熊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22课《狐狸分奶酪》,谁能告诉大家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设:写了两只小熊捡了一块奶酪,因无法平分而争吵,最终被前来帮忙分奶酪的狐狸吃了个精光) 上节课我们还学了很多字词宝宝,同学们还记得他们吗?自己打打招呼吧!(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奶酪捡到、小哥俩、开始、拌嘴、争吵、帮你们) 熊哥俩捡到的奶酪高兴极了,为什么还要拌嘴?你觉得熊哥俩是什么样的人?(怕分不均匀奶酪而吵架;熊哥俩斤斤计较,自私的人)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抓住主线,随文识字,朗读感悟。 (一)学习2—6自然段 1.熊哥俩的争吵引来了谁?(课件出示)这时候狐狸跑来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狐狸是怎样帮他们分奶酪的呢? 2.学习2—6自然段(课件逐句出示2---6自然段内容) 3.朗读第2—6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狐狸要跑过来问?(假装关心)熊弟弟是怎样回答的?(无辜的语气) 4.当狐狸知道熊哥俩为了分奶酪吵嘴之后又说了什么(指名说)说这句话狐狸为什么“笑”?(不怀好意,狡猾) 5.狐狸拿过奶酪后是怎样分的?(掰成两半) 6.那又是怎样的两半呢?(半块大,半块小) 7.小哥俩同意这种分法吗?(不同意) 8.你是从课文的哪一句看出来的?(“你分得不匀!”小哥儿俩嚷着,“那半块大一点儿。”) 9、随机教学“嚷”,了解“嚷”就是大声喊叫。 (二)学习7—8自然段(课件逐句出示7---8自然段内容) 1.自由读7—8自然段,边读边模仿相应的语气。 2.熊哥俩嚷着说狐狸第一次奶酪分得不匀,狐狸这次又是怎么做的?(指名说) 3.问题解决了吗?又出现了什么新情况?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大块变小了,小块变大了) 4.熊哥俩满意吗?(不满意),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又嚷了起来) 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那么狐狸将继续替小哥俩分奶酪,结果如何呢?下面的故事情节更精彩,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后面的内容。 (三)学习第9—11自然段(课件逐句出示9----11自然段内容) 1.分别指名同学读9、10、11自然段。 2.这次狐狸又帮小熊兄弟俩分好奶酪了吗? 生1:没有!全被狐狸吃光了。 生2:没有!狐狸不停地咬着两半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 3.熊兄弟看见奶酪吃光了,心情怎么样?(生气)指导朗读第9自然段。 4.狐狸这时又是怎么说的?(预设:狐狸笑着说:“我分得很公平,你们谁也没有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他为什么要“笑着说”,这是怎样的笑?(吃完奶酪得意地笑) 5.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感悟 6.指名分角色演一演课文,注意不同角色的语气区别。 7.学习了课文,你们能说说自己对熊哥哥和熊弟弟有什么看法吗?(不懂得谦让,斤斤计较)对狐狸呢?(太狡猾了) 8.思考: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如果你是小熊,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不同意;自己分奶酪,讲谦让,不要斤斤计较,让对方多吃或把奶酪交还给失主等等。 小组互相讨论,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要讲谦让。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个民间故事你学到了什么?(与人相处要谦让,不要斤斤计较,否则会失去更多。) 五、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生字:“吵、咬、” 1.指名读。 2.让学生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请同学们说说观察所得。 3.“吵”和“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口字旁,写时注意占格是窄右宽。 4.学生在田字格描红练习自主临写生字,教师巡视点拨指导,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整体结构要匀称。 六、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爱阅读”故事推荐《寓言故事》 2.鼓励同学课后积极阅读,相互分享读的故事。 七、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22.狐狸分奶酪 熊哥俩 狐狸 斤斤计较 狡猾 自私 自私 (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 |
||||
![]() |
摘自《王晓妮小语工作室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之一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