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连山区金星中心小学 罗飞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2、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点及青蛙的成长过程。 3、体验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2、指导学生区别“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的不同,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和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大家还记得它吗? 1、(出示蝌蚪图) 谁给咱们介绍一下小蝌蚪长什么样的? 指名回答 2、出示蝌蚪步骤画图——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指名回答) 过渡:小蝌蚪们怎么找妈妈的?这个问题我们还没解决,我们从今天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吧! 二、图文对照,讲读第二段。 (一)观察第二幅图 1、看图说话 提问:小蝌蚪在找妈妈的时候碰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师:是啊!看见小鲤鱼有妈妈带着,它多想自己的妈妈啊? 师:小蝌蚪是怎么做的呢?哪个自然段写这副图? 生1:第二自然段 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2、想—想:这段有几句话,哪里是写小蝌蚪怎么做的。 师:小蝌蚪怎么做的。谁来读读? (指名读第二句) (二)理解“迎上去” 1、师:小蝌蚪迎上去问,什么叫“迎上去”谁来表演下。 师:看看图画,谁再来表演? (引导学生观察图表演,知道鲤鱼和蝌蚪是面对面说话的,从而理解“迎上去”) 2、表演讲解 师: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表示礼貌师 师:谁来有礼貌地读读这句? (指名2-3人) 师:哪个鲤鱼阿姨来告诉它? (指名读鲤鱼的话) 3、师:小蝌蚪你现在知道妈妈长什么样子了吗? (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4、再观察图二 思考:你们再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引导观察进行比较)。 师:谁来读出小蝌蚪发生变化的句子? (指名读第一句) 过渡—师:小蝌蚪带着鲤鱼妈妈的话游啊游,一直想着四条腿、宽嘴巴…… 看!前面是谁? 生1:乌龟 三、图文对照,讲读第三自然段 (一)看图说话 1、师:乌龟什么样的啊? (学生自由说) 师:小蝌蚪不知道是乌龟,只知道四条腿、宽嘴巴就像鲤鱼阿姨说的,它们会怎么做呢? 想一想:课文第3段哪句告诉我们了,找找看? (指名读第2句) 2、理解“追上去” 课文中有个词“连忙追上去”谁来表演? (评演——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师:你追得那么快干嘛? (着急找妈妈) 师:谁来读读? (指名2-3人,评读) 师:是妈妈吗? 师:哪位乌龟来告诉我们的小蝌蚪? (指名读乌龟的话) 板书:大眼睛、绿衣裳 师:可不是,又不是妈妈。小蝌蚪该多难过啊! 师:如果你是小蝌蚪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体会小蝌蚪不放弃,坚持的精神) 3、指导朗读. (分角色+齐读) 4、师:不知不觉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贴蝌蚪成长图2) 师:大家一起来读读变化的句子。 过渡—师:妈妈不仅有四条腿、宽嘴巴,还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虽然和妈妈素为谋面,但是妈妈的样子越来清晰了。 师:但它们没有放弃。游啊游,来到菏花边,看到谁? 生1:青蛙 (三)图文对照,学习四、五自然段 (出示青蛙图) 1、看图说话 谁来说说青蛙长什么样? (引导学生口述青蛙样子——掌握从上到下口述顺序) 师:找找看课文怎么描写的。 (汇报) 2、出示图文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师:我们一起读读。 师:小蝌蚪们确定是你的妈妈了吗?确定? 生1:确定! 师:开心吗? 师:这么难才找到向妈妈,还不快打个招呼。 3、师:妈妈怎么回答的。 (指名读) 师:他们的对话用什么语气读呢? 开心、激动—(指导读对话2-3组) 师:这时小蝌蚪又变成什么样了? (尾巴变短) 师:不知什么时候,小蝌蚪已经变成了什么?天天跟着妈妈去捉害虫。 4、扩展训练 师:今天回家给你的爸爸、妈妈介绍青蛙。谁先来介绍一下? (指名1—2人) (播放歌曲《小蝌蚪》—观看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四)指导写字 1、区别“那”和“哪” 师:你怎么区分他们的?还有什么不同? 2、组词? 由词到句 口绝(开口问话就是“哪”) 3、书写 (四)总结 师:通过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向家人介绍青蛙 |
||||
![]() |
摘自《L-予欣的个人空间》网站 | |||
上一篇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八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