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三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八  
  作者:涡阳县双庙学区高庄小学 孟淑媛  
   
 
  课文简述: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科普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同时也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小蝌蚪是如何一步一步长成青蛙的是学习的重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讲故事练习。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育学生要保护益虫。
  重难点:
   1、识字写字,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练习讲故事。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了解小蝌蚪的演变过程;搜集小蝌蚪成长过程的资料。(学生)
   2.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识字激趣,导入新课
   1、谜语导入:“大脑袋,长尾巴,穿着一件黑衣裳,常在水中游啊游,长大以后吃害虫。”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谁?
   2、出示小蝌蚪图片。
   3、自主说说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模样?
   4、这群可爱的小蝌蚪在水里游呀游,它们究竟想干什么呢?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纠音识字学的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多音字和不会读的字。
   3、重读“找zhǎo”,“妈mā妈mā”要读得亲切一些。
   4、 学生对比观察图片,认识蝌蚪和青蛙。
   5、听范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6、引导学生在读中识记、理解生字。
  三、学生自读课文。
   1、边读课文边在文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同桌交流识字。
   4、同桌互考,检查识字情况。
   5、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池塘、脑袋、黑灰色、捕鱼、迎上去、宽嘴巴”
  四、朗读课文,感知故事内容。
   1、默读课文,想想说说。
    (1)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找到了妈妈)
    (2)小蝌蚪的妈妈长的什么样子?
    (3)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
    (4)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5)出示填空:(   )里有一群小蝌蚪,(   )的脑袋,(   )的身子,甩着(   )的尾巴,快活地(   )。
   2、引导学生体会“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区别。
    (1)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
    (2)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
    (3)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就游过去。
    (4)谁能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3、分角色朗读。
    (1)、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导分角色朗读。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口头组词,加深理解。
   2、指名学生交流如何记住这些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重点指导:“皮、肚、孩、跳”的笔顺书写皮的笔顺:
     名称:横撇/横钩、撇、竖、横撇/横钩、捺
     肚的笔顺:
     名称:撇、横折钩、横、横、横、竖、横
     孩的笔顺:
     名称:横撇/横钩、竖钩、提、点、横、撇折、撇、撇、点
     跳的笔顺演示:
     名称: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后描红、仿写。
  六、拓展练习
    小蝌蚪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妈妈,见了面它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写下来好吗?
  七、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让我们知道了小蝌蚪是如何长成青蛙的。同时,我们也青蛙是益虫,是人类的好朋友,希望你们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和小弟弟妹妹们听,让他们都来保护青蛙吧!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问鲤鱼阿姨——错把乌龟当妈妈——找到妈妈
          小青蛙,吃害虫,
          保护庄稼本领大!

  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科普课文,情节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我没有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课文的分析上,而是确定了“以读代讲”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寻找知识的切合点。让他们在问题中发现新知。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水平逐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真正得到训练。慢慢实现以“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在教授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拓展知识发展,让学生通过课前收集的知识与同学相互交流,来增强他们的发散思维。让学生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增强了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2019-07-13] 摘自《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网站
 
     
  上一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七    
  下一篇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