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三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佚名
   
 
  教学目标
  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生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准备:图片、生字卡片、学习单、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说明:教学设计遵循文本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识字学词、理解内容、练习表达融入到趣味盎然的语境中。识字教学从认知的规律出发,通过随文学习、比较辨别等方式让学生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掌握识字的方法;朗读指导重在创设语境,从角色的体验出发,通过对人物的理解、对标点的解读读好每一次对话,学习入情入境的朗读,在有梯度的朗读中读懂内容,悟出道理;写字教学注重从字形的结构出发,发现写字的规律,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获得写字经验,能够举一反三。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会写“井、观、渴、喝”4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前两次对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围绕课题,产生学习兴趣,练写“井、观”
  1.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新朋友。
   一位是青蛙(将图片贴到黑板上),另一位是小鸟(将图片贴到黑板上)。小鸟在天上,青蛙在地上,这两个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
  2.板书课题“坐井观天”。指导书写“井”和“观”。
  (1)指导“井”字:“井”字是独体字,在书写时找准接近横中线的“一"和接近竖中线的“丨”的位置,就能把“井”字写好。
   学生观察、练写,展评。
  (2)指导“观”字:汉字的美体现在避让上,“又”作偏旁时,为了不影响“见”的书写,第二笔捺变点。“见”第一笔竖紧贴竖中线,下端过横中线,要写得内紧外松。
  3.提问:“观天”就是“看天”的意思。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里看天空)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结合题目特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经验和字形特点,正确使用生字。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明确了阅读目标,思考其中的道理。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标清自然段。
  2.同桌互读课文,每人一个自然段,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互相学习。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井的简笔画,指名到黑板上贴出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借助板书和插图,随文认读“井沿”。
   提问:井口的边叫“井沿”,碗口的边叫一“碗沿”,小河的边叫一“河沿”。(多媒体出示相关实物的图片)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沿"?
  三、理解内容,学习第一次对话
  1.要求:默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______”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
  2.指名读第一次对话,学习“回答
   谈话:青蛙问,小鸟——“回答"(出示词卡“回答")。
   儿歌游戏:我来提问,谁来回答?你来提问,我来回答。教师随机问一个问题,指名同学来回答。请一名同学提问,另一名同学回答。
  3.引导学生理解对话,出示第一次对话。
   提问:像这样一问一答是一次对话。请你数一数,青蛙和小鸟共有几次对话?(三次)
  4.引导学生感受“天之大”,出示句子:小鸟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引导想象:小鸟飞过了______,飞过了______,飞过了______,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我们跟小鸟一起飞过这么多地方,飞了一百多里,你有什么感受?
  5.比较学习“渴"和“喝"。
  (1)借助图片观察两个字的不同点,用编顺口溜的方式帮助学生区分,如:口渴要喝水,喝水要张嘴。
  (2)指导书写“喝”和“渴”。
  ①提问:请你仔细观察、比较这两个字,书写时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交流。
  预设:
   相同点:左窄右宽,“人”的末笔捺改点,先写“人”,再写竖折。
   不同点:“渴”字头齐脚不齐;“喝”字头不齐脚不齐,“口”要写得高且小。
  ②教师范写“喝”,边范写边说明笔画位置及书写要点:左边的“口”,要写得高且小,第一笔竖要在左上格中间起笔,横中线收笔。右边的扁“日”,不要写得太大,第一笔在竖中线偏左起笔。短撇要在扁“日”的第一笔竖下面起笔,横折钩的折要超过扁“日”才能写折画,“人”的末笔捺写成点,最后的竖折,在短撇的左下方起笔
  ③学生练写,教师巡视,随机用红笔评改学生写的字。
  ④学生迁移练写“渴”。描红一个,师生评改,再练写两个。
  设计意图:将识字与学文相结合,在故事的语境中降低识字难度,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让识字伴随着快乐的体验,交织着语言的熏染,刺激着心智的发展,同时辅助课文的理解。
  四、拓展思维,学习第二次对话
  1.指名读第二次对话,提问: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情争论?
  2.出示两幅图,学生选出青蛙眼中的天和小鸟眼中的天。
  3.引导学生读懂青蛙的观点。
  (1)谈话: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青蛙觉得小鸟是在吹牛、说谎,说的话不符合实际,这就是“大话”。
   引导学生认读“大话”。提问:你还能给“话”字组个词吗?
  (2)引导朗读:
   青蛙对小鸟说的话表示怀疑,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青蛙觉得小鸟说的话很可笑,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青蛙觉得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天了,所以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启发:其实青蛙是想说一(指名回答)“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这真是一只()的青蛙。
   预设:目光短浅的青蛙;可笑的青蛙;自以为是的青蛙。
  (3)引导学生读懂小鸟的观点。
  ①谈话:小鸟不同意青蛙的观点,说他“弄错”了。(认读“弄错”)你在生活中有过弄错的事儿吗?当我们对一件事情不了解时,就会“弄错”。
  ②引导学习“无边无际”。
   谈话:小鸟耐心地告诉青蛙——(指名读句子)“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出示四组图片(森林、沙漠、大海、草原),学生练习说话。
   (    )说:(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③区分“哪”的读音,岀示句子:
   “你从哪儿来呀?"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感受“哪”在句尾读轻声,但感情强烈。
   练习朗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解放军叔叔的身影。让我们一起说:谢谢您哪!解放军叔叔!
  ④同桌讨论并练习加上表情、动作表演对话。
   教师适时指导:
   读小青蛙的话时,抓住叹号和省略号,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读小鸟的话时,强调“大得很。读出劝告的语气。同时可用手势做动作,对比强调“井口那么大”与“无边无际”,读出争论的焦点。
  4.小结: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并没有停止,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呢?咱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说句子的语言运用,既帮助学生理解了“无边无际"的意思,又练习了表达。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第三次对话。
  2.知道青蛙和小鸟说法不一致的原因,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3.会写“沿、答、话、际”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道理
  1.回顾:上节课我们认识的两位新朋友为了什么事情而争论?(学生回答)他们的争论并没有停止,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第三次对话。
  2.引读: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想到自己一抬头就能看到天,就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笑了,说:“____________。”(指名读)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引导想象:现在想象自己就是这只小青蛙,一直坐在井里,看着头顶的天空。咱们一起来做一做抬头的动作,再来读一读青蛙的话。
   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读出自大的语气。
  3.出示句子:小鸟也笑了,说:“____________。”
  4.小组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
   教师相机小结: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他不赞同小鸟说的话,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小鸟的笑则是无奈的笑,他是在耐心、诚恳地劝告青蛙。
  二、创编对话,拓展思维
  1.提问:假如你是那只青蛙,你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想说些什么?
  2.同桌合作完成第四次对话:
   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____________。青蛙对小鸟说:“____________。”
   小鸟回答说:“____________。”
  3.指名分角色表演。
  设计意图:此环节延续文本的情境,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联系实际,尝试运用
  1.提问: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
  ①青蛙之所以目光狭小,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他的视线。所以看事物要全面,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②看待事物时,不能只看到一面,就认为自己是对的,要多看、多听、多思考。
  ③要学会走出去,开阔自己的眼界。
  ④不能只局限在自己的圈子里。
  教师小结:是啊,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我们遇到事情时要多想、多看、多请教,才能让自己的眼界更开阔。
  2.创设情境,学生尝试运用。
  (1)引导:多读书的人才会知识广博,不读书的人只能____________。
  (2)提问: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像青蛙一样坐井观天的人?如果有,你会跟他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学习寓言故事的目标是学会运用。此环节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四、仔细观察,练习书写
  1.对比指导“话”和“际”。
  ①指导“话”的书写要点:“讠”的点、横折的折笔、提的折笔在一条竖线上;“讠”的横和“舌”的横水平对齐;“舌”的首笔撇收笔于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上,四个横向笔画之间的距离相等。学生练写,生生互评。
  ②学生自主练习“际”。先观察、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阝”在左,横撇弯钩要写得小,“I”为垂露竖。然后练写,生生互评。
  2.迁移练写,沿”字。
   学生先观察,再交流书写要点:“沿”字左窄右宽,头齐脚齐,竖昭插到左半格,右上部分第二笔是横折弯。学生练写,师生互评。
  3.教师范写“答”字。
   提示书写要点:上下结构,上紧下松,竹字头要写得居中紧凑,“合”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撇捺舒展对称。学生练写洞桌互评。
  4.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并自主选用其中的词语写句子。
 
 
  [2020-09-27]  摘自《人教网》网站
 
     
上一篇  《坐井观天》生本实验课教学设计
下一篇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