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带刺的朋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钟山中心小学 张永恒 |
1.认识“枣、馋”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刺、枣”等13个生字,会写“红枣、摆动”等26个词语。 2.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重点: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教学难点: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一、开门见山,揭题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叫做《带刺的朋友》。 2.齐读课题。 3.预习了课文,你知道这位带刺的朋友是谁吗?(小刺猬)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这位带刺的朋友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轻轻翻开课本94页,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第一组生字:眼馋缓慢猜测逐个 (1)指名读,正音。 (2)小组开火车读。 像刚才这样一个一个地读,就是哪个词语的意思?(逐个) (3)齐读。 3.出示第二组生字:兴许散落满背扎枣子 (1)自由读,发现共同点(都有多音字) (2)指名领读,学生跟读。 (3)学习多音字“扎” 你知道“扎”还有另外的读音吗?怎么区分呢? 出示字典:我们把字典老师请出来。(当表示捆、绑这个意思时,读z,当表示刺这个意思时,读zh) 出示句子,读准多音字。 请教了字典老师,你觉得这两个句子,该怎么读? 句1: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句2:小熊每天都扎一只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4)齐读句子。 4.出示第三组词语:带刺枣树 (1)齐读词语。 (2)“刺”和“枣”是今天要写的字,观察字形,你发现了什么?(共同部件“朿”)为什么都有“朿”呢? (3)微课识字 微课内容:瞧,这是一棵树(图片树、篆书“木”字),树上长出了刺(图片刺、篆书“朿”字《23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后来人们觉得不够锋利,又给它加了一把刀(篆书“刺”字《23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这个带刺的树还会结出红红的枣子呢!(篆书“枣”)最初的枣字就是由两个刺组成的(棗,《23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后来为了方便楷书《23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把下面的刺简化成“两点”。 (4)观察比较 同一个部件在不同的位置,笔画有什么变化? “朿”在“刺”的左边时,捺变成点; “朿”在“枣”的上面时,横折钩就变成横折。 (5)教师范写,学生练写。(第三笔横折钩的钩,就像一枚小小的刺。“枣”第3笔是横折,没有钩,就像光溜溜的枣。撇有锋,捺有脚,笔画要拉长,笔锋要展开) 出示评价标准:形近处笔画书写准确。撇捺舒展一颗星。 (6)评价反馈 三、品味“红枣”,体会妙用 (一)预习检查,读好长句子。 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1)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红枣。 (2)读一读,比一比,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数量多、香味、动态的美感、比喻) (3)指名读:连人都馋,何况是刺猬呢。谁能把这种馋人的感觉读出来? (4)齐读感受 再读句子,也再次看看红枣那诱人的颜色,闻闻它的香味。 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好,老师听着你们郎朗的读书声,仿佛闻到了阵阵枣香。小刺猬听见你们得朗读,它也忍不住来偷枣了! 四、聚焦动作,讲述“偷枣” (一)明确“偷枣”段落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它偷枣的过程?(2-10) (二)默读圈画 过渡:小小的刺猬究竟是如何从高大的枣树上成功偷取红枣的呢?我们把镜头悄悄移到后院的枣树旁,贴近墙根,来注视它的一举一动。 1.(PPT出示)默读第2—10自然段,按照顺序用横线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句子,读一读,并圈出偷枣的动作。 2.指名生答,师提醒生说明出处并相机板书:(爬、爬、停、摇晃、掉、爬来爬去、归拢、打了一个滚儿、扎、驮、跑) 动手演示理解:谁能上来把老师的粉笔归拢到一起?(把分散的东西聚集到一起) 3.关注顺序 这些动作这样贴行不行。小刺猬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说说这样安排顺序的理由。 如:老师注意到,这只小刺猬在“归拢”和“打滚”这里犹豫了一下,最终她选择了先“逐个归拢”,小刺猬,你是怎么想的呢? 4.读句子 别小瞧这些动作,这可都是刺猬偷枣所使出的招数啊!把这些动词放进文中,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 (三)借助支架,简要复述 1.导语:这位“带刺的朋友”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预设:聪明、机灵、可爱、偷枣水平很高…… 2.作者也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小刺猬偷枣本领的看法,找一找作者是怎么说的呢?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3.请结合板书,用“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这句话作为开头,用自己的话刺猬偷枣的过程。可以选用“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连接词。 (1)自由练说。月黑风高,枣树上挂满了枣子,嘘,小刺猬们,我们奇妙的旅行开始了。把我们偷枣的过程再说一说吧! (2)指名说:(音乐起) 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小刺猬想得清清楚楚的,的确不一般! 五、小结 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在旁边偷偷观察的我的心情也在不断变化着。下节课就让我们当当作者,感受他当时的心情吧! |
||||
![]() |
摘自《九鲤yuwen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之一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