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之四 | ||
---|---|---|
作者:佚名 |
1. 正确认读“荒、笛”等5个生字,会写“落、荒”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3.了解作者泰戈尔,理解课文内容。 4.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 5.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意境。 【教学难点】 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预学要求】 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 圈画生字词,认识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 3. 给要求会写的字口头组词,在自己认为难写的字下面标△。 4. 理解课文内容,用横线画出新鲜感的词句的词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落、荒”等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作者泰戈尔,理解课文内容。 4.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一)同学们,老师想给你们看一些美丽的图片,想看吗?(课件出示)一组美丽的花图片,你们觉得这些花怎么样? (二)老师告诉你,这些漂亮的花儿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妈妈,有自己的学校。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它们的学校?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花的学校》。 (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块二 借资料袋,了解作者 师:大家还记得,我们上学期读过的一本课外书《愿望的实现》,作者是谁吗? 是的,印度作家泰戈尔。请同学们打开课后资料袋,了解作者。 (一)生自由读。 (二)指名读。 板块三 检查预习,进行闯关 师:大家认真预习了课文,预习得怎么样呢?下面,老师带来了一个闯关游戏,大家比一比,看一看你能闯过几关?得到几颗星? (一)第一关:汉字大本营。 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生字新词,使用钢笔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获得“写字之星”。 1.认读生字新词:我会读。 (1)(课件出示)出示学生认为难读的词语: 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欢 罚站 衣裳 猜出扬起 双臂 能够 碰触 放假 墙角 狂欢 落下 (2)自由读,同位互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重点强调: 注意读准平舌音“猜”,翘舌音“裳、触”,后鼻音“荒、狂、墙、扬”。 “假”是个多音字,本文读“jià”,组词为“放假”,还有一个读音是“jiǎ”,组词为“真假”。 挑战一句话:假如,中秋节不放假怎么办? (3)展示读:开火车读,分组赛读。 2.识记字形,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5)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落 荒 笛 舞 狂 墙 假 触 够 猜扬 臂 (1)你如何识记这些生字? 加一加:“艹+洛=落”“?+由+笛”“犭+王=狂”。 换一换:“霞”把“雨”换成“亻”就是“假”,“杨”把“木”换成“扌”,就是“扬”。 猜谜语:“舞”的谜语是“四十年隔别,惟一夕相逢”。“带角的虫子”就是“触”。 扩展组词 :“荒山 墙角 能够 猜猜 双臂” (2)连接前置性预习,反馈学生自主预习的情况,同位互批自己练写的生字。 要求:一看写正确了吗?二看写规范了吗?如有写得不正确或者不规范的字,就圈出来。 (3)错别字报给小组长,由小组长把本组内同学的错别字写在黑板上。 (4)根据黑板上的错别字组织学生交流识记,教师重点针对以下几个字进行指导、范写: “落”:上面的草字头要写宽一些,横写长一些,盖住下面的“洛”。 “荒”:上下结构,注意上面部分是“芒”,不要在竖折上再多加一点。 “舞”注意中间是四横,不宜写长,要写短一些,下面的部分右面不是“牛”。 (5)小结:我们以后写字时要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争取把每一个字都写正确、规范。书写正确规范的同学教师颁发“写字之星”,恭喜大家。继续勇闯下一关。 (二)第二关:阅读展示台。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获得“阅读小明星”。 师: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那么课文能读好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要求: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正确、流利,把你认为难读的地方再练练,读出自己的感受。 1.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好难读的句子。 (课件出示)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朗读指导:本文语言充满丰富的想象,极富诗意。在朗读时,语调轻柔,语速稍缓,但却更要读出花孩子的调皮、美丽、活泼以及花孩子到天上找妈妈的奇妙感。 (1)展示读书成果,并抓住关键词语谈淡自己的感受。 (2)师生交流评价学生读书情况,多角度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呢?(诗歌的语言好美,花儿好可爱!) (三)第三关:智慧少年。 能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获得“智慧少年”。 1.同学们,通过以上的交流,我们不仅会读、会写了生字词,能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而且还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真了不起!在预习时,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在小组内提出自己不明白问题,大家讨论解决,如果你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解答别人的疑问,就能获得“智慧少年”称号。 2.组内交流预习记下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了解,特别关注学困生的疑难点。 3.班内交流。 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依据学情认真梳理,有的当堂解决,有的放到以后的课时中学习。 (1)花儿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2)花儿们的妈妈是谁? (3)花儿们的老师是谁?…… 四、总结提高,交流收获 1.学生交流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得到了几颗星?比一比、看一看谁是“闯关小能手”? 2.师总结: 语文学习贵在实践,只有实实在在去读、去画、去思、才能获得真知,课下请同学们继续熟读课文,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感受,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旧知 (一) 听写词语 荒野 狂欢 放假 跳舞 相互 能够 竹笛 猜出 双臂(二)师:泰戈尔写《花的学校》这一课时,己年近不惑,但仍以纯真的童心感受世界。那质朴的语言闪耀着写作的快乐,奇妙的想像充满了童真童趣。现在让我们走进花儿学校,去感受这些奇思妙想。 板块二:重点突破,精读解疑 1.指名学生读课文,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属于描写花儿很欢乐的?(一、二、六自然段) 2.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1)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哗啦啦、淅沥沥……)这样的词语是象声词。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哨”,谁能学一学这种声音? …… 你从加点的词语体会到了什么? 是的,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东风吹过荒野、竹林的情景,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2)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地跳舞、狂欢。 大家觉得这个句子有新鲜感吗?是呀,哪几个词语写出了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 想象指导:或许你曾瞥见过风中颤颤的花朵,或许你曾观察过清晨带露的花朵,仔细回想,问问自己:它们的枝叶、花瓣、花心,是怎样随着风儿摇摆?它们与草地有着怎样的互动?它们让你联想到什么场景? (3)在六月的阵雨中,花儿们笑着跳舞,它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它们在跳着什么样的舞蹈?引导学生自由想像说一说。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天真烂漫) 3.指名读三、四、五自然段,鼓励学生想象并讲一讲,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想一想,谁是它们的老师?老师为什么要罚站?花儿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可以引导学生解决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大胆想像,用自己的儿童语言来进行描述。 4.指名读第五、六自然段。 (1)(课件出示)出示“雨一来,他们就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 是的,这样的表达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能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美妙的想象世界。 你能照样子写一写: 清风一吹,他们…… 蝴蝶一来,他们…… (2)(课件出示12)出示句子:“树林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大雨来时花儿们更高兴了,雷电伴奏,花儿娃娃冲出来,你来猜一猜,穿着紫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黄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白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理解“簌簌”,这样的词语能再说几个吗?(积累象声词)各色鲜艳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像,自由描述。 (3)阵雨和大雨中各色鲜艳的花,大家看一下阵雨时花儿们什么样?大雨时花儿什么样?通过这样的对比,你理解到了什么?对,其实这也体现了花儿们一种顽强的精神,环境越恶劣,它们越是冲出来,勇于向困难挑战,决不低头。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5.指名读七、八自然段,你还想提什么问题?想一想,说一说: 花儿的家在哪里?(天上)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由。指导学生朗读。 读好问句“你没看见他们怎样地着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读出花儿急迫地想回家的语气。 (板书:急急忙忙) 6.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想想花儿的妈妈是谁?学生讨论,汇报,随着学生汇报就解决了刚开始提出的问题“花儿们的妈妈是谁?”,充分理解最后一句话,指导朗读。 板块三:拓展想象,感悟积累 1.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看谁想得奇妙。 2.轻声朗读课文,再次体会课文优美的意境。背诵积累有新鲜感的句子。 3.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希望你们也能用童心感受生活,用你们童真童趣的语言记录这美丽的世界。 【板书设计】 2. 花的学校 跳舞狂欢 花孩子 冲出来 美丽、活泼、调皮 急急匆匆 |
||||
![]() |
摘自《等待花开的声音》网站 | |||
上一篇 |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之三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