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五册司马光教学札记  
  《司马光》教学反思之二  
作者:王沁芳
   
 
  《司马光》是三语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简单的小古文,这也是小学生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文章,学生对它是陌生的,想到我们平时学的古诗,我用了将现代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请同学们朗读,然后再出示小古文,让学生再读,放在一起让学生们对比字数,让学生了解我们要学的古文这里只用了30个字,就把181个字的现代文讲清楚了,可见古文的特点:文章简短,却又内容丰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随后介绍了作者司马光,回忆了以前学的姓氏歌。
  课堂上让孩子们初读课文,经过前一晚的预习,学生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但是在哪里停顿,断句,孩子们还是不会,读不出节奏感,所以我先让孩子理解字词的意思,教授学生们方法有:组词语、读注释、想画面等,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我由让学生们去找一下文中一共有哪些人物,同学们很快找到了:“群儿”、“一儿”、“儿”、“众”、“光”和“儿”,理解每个词指代的是哪些人物,其中“众”是指除了司马光和落水的孩子,这一点,学生们小脑筋一转,还是能分清出的。这时我再指导孩子们朗读,我先范读,孩子们能读出停顿了。随后我让孩子们理解“于”这个字的意思,联系之前学的古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中也有这个“于”,解释不同的意思,在古文中是“在”的意思,让孩子们想象扩展说话,还可以说戏于(  ),让学生们联想,孩子们有的(  ),有的(  ),有的(  )。这样的想象说话对于后续让学生讲这个古诗是有用的,看着图片,借助词语解释,孩子们理解了每句话的意思。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请学生来讲一讲古诗,加上想象,学生的语言自然流畅,再请学生谈谈司马光是个怎么样的孩子,背一背这个古文。
  最后,让学生一起总结学习古文的方法: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遇到难句子,反复多读几遍;结合插图,想象画面。
 
 
  [2021-05-24]  摘自《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网站
 
     
上一篇  《司马光》教学反思之一
下一篇  《司马光》教学反思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