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六册小真的长头发其它杂项  
  观彭老师执教《小真的长头发》有感  
作者:佚名
   
 
  《小真的长头发》讲述的是留着妹妹头的小真,在有着漂亮长头发的两位好朋友(小叶和小美)面前一点儿也不服输。她津津有味地描述着当自己的头发长得“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老--长”时的情景,那些奇特的用途让两个好朋友听得入了神,原本有着长头发的她们也开始羡慕起小真的“长头发”来。这个故事从三个好朋友的谈话开始,用画面相交替的方式串起现实与想象的不同场景。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天真稚趣的问答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张力。鲜艳明快的画面、妙趣横生的情节、智慧幽默的对白,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个美好的童趣世界。
  彭海燕老师执教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从她提供的初稿中,我们可以看出她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两点:
  1、运用多种方法读文,能说出小真的长头发能做些什么?
  2、发现语言的表达秘密,想象与写话:小真的长头发能做些什么?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真的长头发能做些什么;大胆想象小真的长头发还能能变成什么什么?用来做什么?说出自己想象的故事。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打开大胆想象的思路。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很轻松地说出小真的长头发能做些什么,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言语的秘密,并仿照课文写话。应该说,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重点突出,但难点的突破方面稍有欠缺。这节课中,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下面我就简单谈几点。观彭老师执教《小真的长头发》有感
  一、猜想导入,一举三得。
  课始,彭老师就在黑板上画起了简笔画,一边画一边让学生猜猜是什么。虽说只是简简单单的几笔,只是一个导入的环节,但这一导入环节却不容小窥。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这一课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想象,打开大胆想象的思路,那么,看着老师板画的简单的线条,学生猜猜是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落实训练学生想象力,打开想象思路的一个训练点。可见,这一环节并不只是在课始阶段承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个作用,它本身也隐形地承担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另外这一导入环节还有两处作用,分别是:引出本课主要人物——小真;丰富美化板书,将课文的主要内容以一种非常漂亮、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所以,这一板书环节的设计可谓“一举三得”,独具匠心。
  二、语言品读,细致入微。
  这一课描写小真在介绍长头发时,句式的表达上是有相似之处的,彭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她能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慢慢引着学生在观察对比中发现小真语言内在的规律:巧用关联词将想象与现实串联起来,准确的运用动词突出长头发的作用;妙用修辞手法使句子生动富有趣味等等,帮学生找到这些规律后,后面的想象写话的学生就有“模”可“套”,难度降低了很多。
  观彭老师执教《小真的长头发》有感
  三、教具准备,心思灵巧。
  当学生们开始想象写话时,彭老师给每位学生准备的写话纸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每一张白纸的中间都贴着一张精美的姓名贴和一张写话纸,姓名贴上还有学生喜欢的卡图图片。若果我是学生的话,我见到这样的写话纸,首先得是爱不释手,其次是,当我提起笔来书写的时候,一定是格外用心书写,生怕因书写不美观而糟蹋了这么漂亮的一张纸。单是这一张写话纸的准备,彭老师就花费了不少脑力和精力,几十个孩子的写话纸就这么一张一张地贴,我真的非常敬佩彭老师这种执着认真的精神。
  另外,这节课的某些细节上的处理还可精细一点。
  1、引导学生发现“动词秘密”这一环节时,彭老师一开始是想让学生自己发现,然后在学生发现不了的情况下,又以自己重读动词的朗读方式来引导学生发现这一秘密,然而,这种方式好像也并不明显,所以,我在想,这个地方,老师若是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表演出来,(比如念到“甩”配上“甩”的动作)效果是不是就要好一些呢?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直观生动的动作画面肯定比文字呈现的抽象概念来得形象。
  2、文中小真的语言特别充满童趣,课堂上可以在朗读书多做一些指导,如“怎么,你们的头发才能长那么长?”读出一种不屑的语气,“我的啊,能长得更长呢!”则读出不服输的语气。还有后面讲到头发奇特作用时则读出自豪的语气等等,这样,童趣更浓厚一些了。
  3、这一课中,老师收得过紧,放的不开。学生想象写话应是一个高潮部分,但可惜的是并没有让人感受到学生天马行空的奇特想象力,这可能与老师着重强调写话逻辑上的内在规律的探索有关,所以,无形中压缩了这一部分的比例。比如在引导学生探索动词的秘密的时候,当讲到动词“甩”的时候,可以相机激发学生:这么长的头发甩出去,还可以干什么呢?(荡秋千、全班一起跳绳等等。)让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说,说不好都没关系,一定要让学生“说”起来。
 
 
  [2020-03-05]  摘自《红言微语12----望江四小金伟红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  《小真的长头发》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