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之二 | ||
---|---|---|
作者:塔小 张艳华 |
1、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诗(板书:李清照) 2、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你们搜集李清照的有关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 (学生交流资料) 3、同学们的资料很详细也很全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李清照写的这首<<夏日绝句>>(板书课题及古诗,学生随老师板书念). 二、整体感知古诗 1.师范读古诗. 2.生读古诗,要读通顺流利.读熟后可读给同桌听. 3.指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首诗赞颂的是谁? 三、利用网络,理解古诗内容 (一)理解前两行诗句. 1.自读古诗,读后从古诗中找出两个赞颂项羽的词语. 2.你找的是那两个词?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人杰”和”鬼雄”的意思.) 3.前两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找两三名学生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 4.这两行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读出英雄气概) 5.现自己试读,再指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评议. (二)查找资料,理解后两行诗句. 1.齐读后两行诗句. 2.提问:读后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 (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江东是什么地方?等) 师:善于提问时很好的学习习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才会学到更多的指示,这节课老师就把问题交给你们,利用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自己解决问题,有信心吗? 3.教师指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 (1)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项羽”两个字,然后点击搜索. (2)教师推荐选项:1.项羽;2.楚汉之争和汉朝建立;3.项羽. (3)自己选择一项了解有关内容. (学生自读资料,教师巡视指导.) (4)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把你了解到的说给同学听。 (学生交流资料) 观察资料中的项羽画像,你有什么感觉,从哪感觉到的? (学生说说自己的感觉) (5)提问:通过李清照对项羽的赞颂及刚才咱们了解到的资料,你认为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说自己的看法:宁死不屈、不苟且偷生、有英雄气概等) 师: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绝不屈膝投降。 (6)后两行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读诗,读出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 (学生自读、同桌读、指明读,并互相评议) 四、了解写作背景体会感情。 (1)师: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至今思项羽”,宋朝女词人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败的英雄呢?这和作者当时所处时代背景有直接关系,谁把课前搜集到的作者所处年代及当时的写作背景给大家念一念? (学生交流资料:靖康之变及写作背景。) 教师播放一段带有解说的“靖康之变”的电影资料。 (2)师: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年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远。此时,作者在赞颂项羽,思念项羽的同时,还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学生说: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失去家园的悲痛、为国家担忧等) (3)此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气愤、伤心等) (4)再度,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自读、指明读,互相评议) (5)师:处于封建时期的李清照,虽是一名柔弱女子,而她不仅在文学上能流芳百世,同时,能有如此的英雄气节,实在令人佩服。 (6)再读诗,读出作者报效祖国的气节。 (自读、指明读,互相评议) (7)真正的英雄是能够激励后人的,项羽的宁死不屈与南宋统治者的贪生怕死形成鲜明的对比,《夏日绝句》一诗既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颂,又是对南宋懦夫的讽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气节的铿锵表白。 (8)在次读诗,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可外延伸 1、上网搜集李清照其他诗词,读一读,并把自己最喜欢的诗词读给同学听。 2、教师推荐另一位绍兴女英雄——秋瑾。 课后上网查找秋瑾资料及他写的诗句。 |
||||
![]() |
摘自《开平教育自建资源系统》网站 | |||
上一篇 |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之一 | ||
下一篇 |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之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