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八册母鸡教学设计  
  《母鸡》教学设计之四  
作者:新建小学 施丽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欢的情感历程。
   2、了解母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体会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比较本文于《猫》在情感变化和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教学重点:
   了解母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体会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比较本文与《猫》在情感变化和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教学准备:母鸡的活动录像、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学习引言
  (一)看录像,聊母鸡。
     听母鸡下蛋后不停地叫的声音。
     生:谈谈对母鸡的认识,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母鸡》,你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读提示,抓要点:
   1、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上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还给我们什么提示。
    (1)认真读一读,看看老舍先生写的母鸡是怎么样的?
    (2)比较一下,《猫》和《母鸡》这两篇文章的写法各有哪些特点?
   2、正如阅读提示中所说,既古怪又可爱的猫渗透了作者深深的爱,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让我们围绕这两个问题一起来学习《母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自由朗读,了解大意。
     阅读要求: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只母鸡是怎么样的母鸡?作者喜欢他么?为什么?
     这是一只_ _ _ _ _ _ 的母鸡,作者很_ _ _ _ _ 它(喜欢/讨厌),因为_ _ _ _ _ _ 。
  (二)读后交流:
   1、指名回答问题:
    (1)这是一只爱表现的母鸡,作者很讨厌它,因为它生完蛋就叫个不停。
    (2)这是一只欺软怕硬的母鸡,作者很讨厌它,因为它要欺负老实的鸭子却又怕公鸡。
    (3)这是一只可敬的母鸡,作者很喜欢它,因为它对雏鸡细心照顾,让作者想到了伟大的母亲……
   2、小结:有些同学发现,作者一开始讨厌母鸡,后来却又不敢再讨厌母鸡,文中哪段话说出了作者的情感变化?
     生:第4自然段。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3、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朗读后体会第四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三、再度课文,提升情感
  (一)这到底是一只怎么样的母鸡,会让作者一开始讨厌它,后来却不敢再讨厌它呢?让我们一起去文中寻找原因,在文中用“——”划出讨厌母鸡的主要词句,用“﹋﹋”划出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关键词句。
  (二)各小组汇报交流,体会“讨厌”和“不讨厌”的理由。
   1、体会作者讨厌的理由。
     文中母鸡最让你觉得讨厌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
   (1)“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
     特别是“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聋子是听不到声音的,都被它吵得受不了,从这句话里感受到母鸡真的很爱夸耀自己,吵得 让人心烦。
   (2)“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
     从中感受到,当我们在工作,写作业时,母鸡不停地叫着,影响我们。
   (3)“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由此可以想象,两只母鸡为了抢吃的厮打起来,两败俱伤。
   (4)“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
     由此可以看出母鸡欺软怕硬。
     小结:作者举了这些例子来说明“讨厌”母鸡的理由,作者能写得如此真实,离不开他对母鸡仔细观察。如此让人讨厌的母鸡为什么作者最后又不敢讨厌了呢?
   2、体会作者“不敢再讨厌”的理由。
    文中有一段总的写了作者不敢讨厌母鸡的理由,你能找出来吗?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文中母鸡具体做了什么,是作者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呢?
  (1)“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从中感受到母鸡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顾一切,是多么伟大啊!
  (2)“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就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叫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
    从中想到妈妈平时有是好吃的,什么好玩的都留给我们,母鸡妈妈也一样,把所有好吃的都留给孩子,母鸡是多么爱它的孩子啊。
  (3)“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
    这句话中,感受到母鸡对自己孩子很有耐心,教多少遍也不闲烦。
  (4)“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这句话中我们看到一只慈爱,温顺,宠爱孩子的母鸡。
    小结:听了同学们说的,老师特别感动。的确,老舍笔下的母鸡,对鸡雏充满了爱,鸡雏是它的心头肉,鸡雏是它生命的全部,它把爱浇灌在每一只鸡雏身上,让它们健康的成长,文中第几自然段很好的概括了母鸡身上的优点?
  3、细读第9自然段,提升感情。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1)用一个词语概括母鸡的优点。
    这是一只____________的母鸡。(伟大,无私,崇高……)
    小结:同学们说的这些词语,我们经常用这些词语来形容人世间最伟大的母亲,我们读到这里,也都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无微不至照顾我们的母亲。
  (2)作者不敢讨厌母鸡正是因为: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4、领悟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的真谛。
  (1)“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和“我不再讨厌母鸡了”的区别。
  (2)在作者的眼里,此时的母鸡已不单单是动物,而是把母鸡当做人来看,因为它身上那种对鸡雏深深的母爱,让人心生敬佩。作者此时是被母鸡身上体现出来的母爱所感动,作者歌颂的正式天地之间谁都会为之动容的母爱。
  四、比较课文,对比写法
   虽然都是写动物《猫》一课作者从头到尾都是写了对猫的喜爱之情,而《母鸡》却使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但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是相同的,以后同学们自己写动物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2020-02-19]  摘自《逸夫语文教研组》网站
 
     
上一篇  《母鸡》教学设计之三
下一篇  《母鸡》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