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八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之二  
作者:简金花
   
 
  教学目标
  1.积累课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2.学习积累词语,体会乡下与城市生活的不同,并能选择一幅画写一写。
  3.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卜算子·咏梅》的意境,积累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第一单元的4篇课文,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4篇课文的题目。
  二、学习“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请你阅读第一单元的课文中表达作者情感或想法的句子。(学生自由交流)
  2.出示句子:
   《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我感受到作者对乡下朴素生活的喜爱之情。)
   《乡下人家》,“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我从这最后一句理解了作者要表达的想法。)
   《天窗》,“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齐读这几句话,再次感受体会。
  3.还有些句子特别能够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想法,到课文里面找一找,读一读。
  4.小结:以后我们要继续多多积累课文中表达作者情感或想法的句子。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课文中有很多词语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现在我们就先来看看下面这一题。
   课件展示:读一读,选两三个词语,说说你体会到的乡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繁华 璀璨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大街小巷
    肥沃 麦浪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分行读,指名读,学生齐读。
   说说从这些词语你体会到的乡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第一行描写的是城市生活,第二行描写的是乡村生活。)
  2.小组朗读,全班交流。
  (二)第二题。
  1.“词句段运用”还有两个句子,先读一读。
  (1)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2)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带着泡沫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2.选一幅画面,照样子写一写。
  (1)仿照上面的两个句子,仔细观察课文的三幅图,说一说。
  (2)选一幅照样子写一写。
  示例:①广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高高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绘成了一幅草原风景图。
    ②山间流水潺潺,溪边树木葱茏,小鸟欢唱,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山水画。
    ③高大的教学楼,宽阔的塑胶操场,再加上跑道上奋力奔跑的孩子,构成了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线。
  3.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日积月累”。
  1.指名朗读“日积月累”中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2.学生齐读。
  3.了解词意,体会情感。
   (托物言志,通过对梅花俏丽而坚韧不拔形象的塑造,寄托了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无畏、谦虚磊落、藐视各种困难的情怀。)
  4.试着背诵。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积累了课文中表达作者情感或想法的句子,积累了词语,仿写了句子,还背诵了一首毛泽东的词。

  教学反思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积累词语,积累课文中表达作者情感或想法的句子,持之以恒的积累一定会丰富学生的素材库。
  2.仿照上面的两个句子,仔细观察课文的三幅图,选一幅照样子写一写。这样强化句子训练,使学生能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运用,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理解、背诵《卜算子·咏梅》,积累毛泽东的诗词,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0-01-26]  摘自《简金花空间》网站
 
     
上一篇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之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