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将相和》综合资料之一 | ||
---|---|---|
作者:佚名 |
[战国]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将相和] 将:武将。相: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文官。将相和,就是武将和文官和睦团结。这是本课的标题,指将和相由闹矛盾、不团结到和好团结。 [和氏壁] 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因此叫和氏壁。 [召集] 召:召唤。召集,指通知人们聚集起来。例:小李是这次会议的召集者,有什么问题可以找她。 [蔺相如] 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 [推荐] 把好的人或事物向人或组织介绍,希望任用或接受。例:我向你推荐一本优秀的文学作品。 [理屈] 理由已被驳倒。例:他们在国际上早已理屈词穷,现在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而已。 [动兵] 出动军队打仗。 [进宫] 宫:宫殿,指帝王居住的房屋。进宫指进入王宫。 [随声祝贺] 祝贺:庆贺。随声祝贺,指跟着别人的声音也表示庆贺。 [诚意] 诚:真诚。诚意指真实的心意。例:只要双方都有团结的诚意,隔阂就容易消除。 [绝口] ①因回避而不开口。②住口。例:他绝口不提这件事,因为他被它深深地伤害了。 [理直气壮] 直:正确、合理。理直气壮,指理由正确充分,说话很有气势。 [强逼] 本课指施加压力,给人以威胁,逼使服从。 [好商量] 指好说、好办的意思。 [无价之宝] 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物。指极其稀有的珍贵东西。例:时间是无价之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它。 [隆重] 盛大、庄重。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北京隆重地举行了开国大典。 [宾馆] 宾:宾客。宾馆是国家招待来宾的地方。 [失信] 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例:为人做事,很要紧的一点就是不失信。 [手下人] 他管辖下的人员。 [抄小路] 走近便的小路。 [大大方方] 行动非常自然,一点不受拘束。 [信用] 说话算数,不欺骗,取得别人的信任。例:不讲信用的人,不会有真正的朋友。 [客客气气] 非常和气而且礼貌。 [完璧归赵] 完:完整无缺。璧:古代的一种玉器,本课指和氏璧。赵:战国时期的赵国。“完璧归赵”这个典故在现代口语中时常使用,比喻把原物完整地归还原主。 [渑池] 古城名。在今河南渑(miàn)池县西。 [胆怯] 怯:害怕。胆怯指心里非常害怕。例:听了这一番话,他开始感到心虚和胆怯了。 [抵御] 抵:抵挡。御:防御。抵御指抗击外来的侵略。例: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风林。 [鼓瑟] 瑟:古代的一种乐器,有25根弦。鼓瑟就是弹瑟。 [推辞] 推脱不干。例:对他们的盛情邀请,她婉言推辞了。 [缶] ①古代的一种瓦制的打击乐器。②一种小口大腹的瓦器。 [攻无不克] 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形容善于打仗。 [战无不胜] 每次战斗,没有不胜利的。 [能耐] 指本领、技能。[诸位] 各位。 [廉颇]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惠文王时任上卿。 [削弱] 本课指国家力量由强变弱。例:二战以后,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了。 [负荆请罪] 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作打人的刑具。负荆请罪,指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完全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对方惩罚。 [同心协力] 协:合。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近义词】 商议(商量)诚意(诚心)胆怯(怯懦) 抵御(抵抗)记录(记载)推荐(推举) 能耐(本领) 【反义词】 胆怯<勇敢> 进攻<撤退> 热情<冷淡> 拒绝<答应> 危险<安全> 削弱<增强> 【难句讲解】 1.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提出交和氏璧必须举行隆重的典礼是合情合理的,使秦王无法拒绝;实际上是,蔺相如为了赢得时间完璧归赵,而采取的对付秦王的办法。 2.赵王封蔺相如做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赵王为什么封蔺相如为上卿,因为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职位比廉颇高”这句话引出了“负荆请罪”的故事。这句话在课文中起过渡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佳句赏析】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地位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廉颇起先为个人名利而闹,有居功自傲的缺点。但他后来知错了竟毅然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这种诚恳、坦率、直爽的性格,作为古代一位堂堂的大将军,确实不可多得。蔺相如的这一举动,既表现了他为国家利益着想的思想,也从侧面突出了他的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品德。 【句式变化】 一、扩句: 秦王没占到便宜。 在渑池会上,秦王没占到便宜。 二、将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怕他呢! 他们对蔺相如说:“您怕廉颇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怕他呢”? 三、将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怎么会怕廉将军。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章法结构】 ![]()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10节):讲的是完璧归赵的意思。 第二段(第11—14节):讲的是渑池会的故事。 第三段(第15—18节):讲的是负荆请罪的故事。 【中心思想】 本文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的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和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 【写作特点】 本文通过几件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刻画人物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知识扩展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年):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
||||
![]() |
摘自《小学生天地》网站 | |||
上一篇 | 《将相和》预习解析 | ||
下一篇 | 《将相和》人教版教学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