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将相和》第一课是教学设计之二 | ||
---|---|---|
作者:佚名 |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继续运用抓住人物言行深入体会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3、能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的话。 教学重点:抓住蔺相如的言行,深入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语言、动作、心理深入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一、导入 1、出示战国地图,介绍历史背景,认识秦国的强大。 2、看题质疑:如果你第一次看这个题目,会提出什么问题。 3、将相为什么不和,为什么又不和?只要你们自己读书。一边读一边想就能解决。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将是谁?相是谁?和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品读第一个故事。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1、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为什么着急? 2、是谁帮他解决了这个难题? 3、找出第四自然段读。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在第一个小故事中找出最能突出蔺相如勇敢机智的段落。一边读一边想那几句话最能体现蔺相如的勇敢机智。 1、指名读蔺相如的话。 2、从第一句话体会到什么? 3、理解“理直气壮的说……撞在柱子上。” 4、哪些词最能体现蔺相如的机智勇敢?(理直气壮撞) 5、根据这个重点句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提示从作者用词方面提问) 6、“撞”可以换成哪个词?为什么用“撞“而不用”“碰”? 7、表演一下。, 8、指导朗读,读出蔺相如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1)、自己试读。 2)、指名读。 3)、师范读。 9、蔺相如是真的撞还是想吓唬秦王?万一秦王来硬的,怎么办? 1)、引导学生用“如果……就;如果……就”回答 2)、蔺相如最主要是想吓唬秦王,他装不像,确实做好了撞死的准备,万一不行他就撞柱而死,有个成语看情况而变叫什么?(随机应变) (三)、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给短文取个题目。 1、齐读。 2、理解“完璧归赵”。 3、造句,比较句子。 (四)、演一演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四、小结: 秦王肯善罢甘休吗?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板书设计: 将相和 蔺相如 理直气壮 撞 机智 勇敢 |
||||
![]() |
摘自《铿锵玫瑰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将相和》第一课是教学设计之一 | ||
下一篇 | 《将相和》第二课是教学设计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