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辩论会“砸锅”了 | ||
---|---|---|
作者:西南舁联校 霍树头学校 郭瑞英 |
今天,我又一次执教《落花生》一课,在对课文大意、写作顺序、重点词句等进行学习后。我仍与前两次教学一样,提出了同样的拓展性问题:“你愿意做像花生一样的人,还是愿意做像苹果、石榴一样的人?”“愿意做前者的坐在左边,愿意做后者的坐在右边。” 大约两分钟后学生开始行动,结果全班学生都坐到了教室右边。我很惊奇,原来准备的辩论会“砸锅”了,只好成为“阐述会”。 生1说:“现代科学证明:桃子、苹果、石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现代科学饮食的首选,我们也应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生2说:“花生精神不适应现代社会,你不自己展示才能,哪位公司老板会自找上门来,我们怎么能走出这穷山沟?” 生3说:“我们班马晓龙学习成绩顶呱呱,演讲稿写得那么好,可就不敢参加比赛,结果让郭小雨夺的了第一名,还参加乡比赛。如果晓龙平时多像苹果、石榴在“外面挂一挂”,那“金牌”得主肯定是他,所以,我坚决要像苹果、石榴学习。 生4说:“花生是有它‘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苹果、石榴善于‘推销自己’的风格在当今更值得我们发扬。” …… 【反思】 刚一出现问题,我困惑,是现代社会风气把传统的美德冲淡了,还是我上课时的价值观失衡了?但听完每位学生既有理有据又生动活泼的阐述后,我感到欣慰,我原先的辩论会在课改的今天已让孩子们推上了新的台阶,他们敢想、敢说,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意识,而且,他们理性的思考、联系实际的推想更让为师的我兴奋,因为这是新课程展现出的新魅力。 |
||||
![]() |
摘自《阳泉市郊区教育信息网》网站 | |||
上一篇 | 变换角度 培养求异思维—《落花生》片断赏析 | ||
下一篇 | “多情”的感悟,张扬个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