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狼牙山五壮士》知识梳理 | ||
---|---|---|
作者:佚名 |
1、字音学习 日寇(kòu) 晋察冀(jìn) 手榴(liú)弹 盘陀(tuó) 悬崖(yá) 斩(zhǎn)钉(dīng)截(jié)铁 攀(pān)登 拧(nǐng)开 磨(mò)盘 眺(tiào)望 说罢(bà) 豪(háo)迈 2、字形辨析 “晋”——“普” “寇”——“冠” “撤”——“撒” 3、读准后鼻音(奉、绷)、翘舌音(撤、振);多音字(着、磨)。 【生字一览】 ![]() 【写字指南】 “寇”是上下结构,上边边是“宀”字旁,下边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一定要注意“元”竖弯钩要托住上面的“”,在田字格中要注意上紧下松,下边因为笔画较多,要注意写得紧凑一些。 “崖”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山”字头,“山”要写得扁一些,下边是个半包围结构的字,要注意“厂”字要舒展,里面的两个“土”应注意上紧下松。在田字格中要注意上下的比例,上面应写得扁一些,下面笔画要舒展。 【词语理解】 zhǎn dīng jié tiě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例:董存瑞斩钉截铁地对指挥员说:“让我去炸掉那个碉堡!” xuán yá jué bì 悬崖绝壁:形容高而陡峭不能攀缘的山崖。例:即使悬崖绝壁也阻止不了特种兵战士前进的脚步。 【词语辨析】 〖近义词〗 进犯——侵犯沉着——镇定坠落——跌落 〖反义词〗 英勇——懦弱崎岖——平坦胜利——失败 【词语结对】 一(条)道路 痛击(日寇) (满腔)的怒火 一(次)进攻 掩护(战友) (英勇)的战士 一(场)战斗 眺望(远方) (坚强不屈)的声音 【词语集锦】 本课成语比较丰富,你能记住它们,并且会用吗? 斩钉截铁悬崖绝壁满腔怒火全神贯注 横七竖八热血沸腾居高临下壮烈豪迈 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新词学习】 1、辨析 掩护——对敌采取警戒、牵制、压制等手段,保障部队或人员行动的安全; 保护——爱护使免受可能遇到的伤害、破坏或有害的影响 打击——攻击;使受挫折。 痛击——重重的打击。比打击语气要重。 屹立——高耸挺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不可动摇。 站立——双脚着地把身子直立抬起来。 2、析词 进犯:进攻。 奉命:被命令,被要求。 居高临下: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居:站在,处于;临:面对;面临。 相继:一个接着一个。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句段理解了吗?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理解读懂】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赏析品味】 班长马宝玉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判断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 【感悟吟诵】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这里,没有写其他战士的语言,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读的时候要注意表现大家内心激动,义无返顾。语调低沉,语速较快。 【课文简析】 〖概括中心〗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讲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 讲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 讲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四、五自然段),讲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顶峰,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第六—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深谷。 〖学习写法〗 1、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为我们展现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2、作者用词准确、生动,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形象生动,突出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指导朗读〗 读了课文我们仿佛看到了屹立在我们面前的这五位壮士的形象,所以在朗读课文的时候要带着对英雄的敬仰之情,通过朗读重现英雄抗击日寇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尤其在文章的最后要将气势推向高潮,将英雄的口号喊出来。注意突出“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等词语。 〖读一读〗 狼牙山在河北省易县西南部。1941年秋天,日军纠集三四千人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当时在这一地区隐蔽着我们的许多干部和三四万群众。由于我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这个连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七连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了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决定将干部和群众转移到龙王庙,由这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 五壮士跳崖后,马宝玉、胡福才和胡德林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一棵横生的树挂住,身体负伤,没有牺牲。他俩苏醒后,不顾剧痛坚持爬上山头,经群众帮助,又回到了连队。 〖查一查〗 第2题: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填空。 接受任务跳下悬崖 第3题: (1)从“斩钉截铁”一词更能看出班长态度坚决,义无返顾,表现了他英勇顽强的精神。 (2)从“石头像雹子一样”可以看出五壮士英勇无畏,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从中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中华民族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第4题:先找出课文描写两次胜利完成任务的部分,然后加以比较,明确第二次是重点。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五位壮士虽然第一次已经完成了任务,但是他们如果当时就去追赶部队,敌人有可能尾随而来,使群众和主力部队重新陷入危险境地。为了更好地保证群众的安全,他们决心把敌人引上绝路,并做好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思想准备。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五位壮士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自主学习】 1、重点语句学习 a.“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这一句话描写出人物的动作与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壮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以及面对敌人时的英勇无畏。 b.“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为了群众和主力部队,班长带领战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绝路,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啊! c.“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那一块又一块石头接连不断地向敌人狠狠砸去,表现了五位战士顽强不屈、毫不畏惧的精神。 d.“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感人至深的场面,充分显示了五壮士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2、思考 ①事情发展的顺序是怎么样? 提示: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②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壮”字来写的?那些地方给你印象最深刻,使你最感动? 提示:《狼牙山五壮士》是以“壮”字贯穿全文,为了说明“壮士行为”,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了五步材料(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说他们是壮士是最贴切不过的。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莫过于他们舍己救人、不怕牺牲的精神。 |
||||
![]() |
摘自《开天教育在线》网站 | |||
上一篇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参考 | ||
下一篇 | 《狼牙山五壮士》综合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