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十一册少年闰土教材解读  
  一个“偷”字两种心态  
作者:山东 潘振勇
   
 
  在《少年闰土》一文中,有这样两句话:
  ①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也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②走路的人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这两句话中,同一个“偷”字,所蕴藏的含义却不同。第一句中的“偷”字,展现的是“有钱人家”的一种心态。在旧社会,“有钱人家”对供品和祭器的小心怕被偷走,显示出对带着诚意“拜的人”的多余的担心,正道出了他们心灵深处的委琐与丑恶。第二句中的“偷”字,展现了农民的一种心态,摘个瓜吃,算不上偷,说明了当地农民心胸开阔、纯朴,极富同情心。他们美好的心灵,与“有钱人家”不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吗?难怪鲁迅先生在文中流露出对“我”所处地位和环境的不满,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由此看,一个“偷”字,作者在运用中却独具匠心,这对于我们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2020-08-04]  摘自《语文天地》网站
 
     
上一篇  《少年闰土》的开头之妙——《少年闰土》导读
下一篇  再备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