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十一册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 韩进鹤
   
 
  一、课文内容分析
  《夏天里的成长》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课是一篇说理性小散文,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在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
  本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熟悉的事物在夏天里是如何生长的,从而让我们感悟到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性,启迪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健康地、有力量地成长。本文的语言质朴,读来亲切有趣,对学生来说理解难度不大。文中列举了许多夏天里成长的事物,这些都是围绕着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展开的。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思考,体会作者的行文特点。同时,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亲近文本,走近文本,亲自感受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进而感悟人也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
  二、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读这篇文章时,对于夏天里各种事物飞快地长,跳跃地长这些句子,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对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本单元教学目标主要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学生学习这种写作方法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棚、苔、藓”等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每段话的主要意思。
  3.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中心意思的习作方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扫清阅读障碍,学习生字、新词。
  2.指导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叙述的中心。
  教具准备:课件

  一、谈话导入,揭示文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
  2.我们的课题是《夏天里的成长》,想象一下谁会在夏天里成长呢?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夏天”为话题,说一说自己在夏天里感兴趣的事情。借机导入新课,让学生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懂了什么。
  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做上记号,多读几遍。读完后汇报: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做好引导和必要的点拨,以学生的发言为主。学生的发言和读书,可以是学生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是课文内容的复述。汇报结束后,对出现的错误,应引导学生展开评价,在评价中进一步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同桌的同学互相听读全文,检查字音并正音。
  4.组织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把记住的字和学习小伙伴交流,并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自主学会的生字最多。
  5.让学生以读书的方式来汇报识字的情况,及时引导学生扩词、造句,并理解字词的意思。
  出示课件2:词语解释
  威力:使人敬畏的气魄和力量。
  菜畦:指菜地,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
  活生生:有生命力,充满生机。
  6.重点指导写好“藓”“蔗”“谚”“瀑”五个字,掌握“蔗”字的笔顺。
  出示课件3:“蔗”字田字格课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字词,既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又可以为学习课文扫除障碍。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吗?指明文章的中心句。
  2.细读课文,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3.一边读一边画,在细读的过程中,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把它画出来,留待下节课再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为下一节课突破本课的难点(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写的)做铺垫。
  四、品读课文,设计作业
  1.品读课文,了解夏天里万物成长的特点。
  2.把画出的不理解的地方看一看自己试着解决。
  3.书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知道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通读全文,找中心句
  1.指名逐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用心感受。
  2.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
   大屏幕出示:课件4
   齐读这句话。
   (板书:夏天)
  3.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也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那么,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讲述的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为深入学习课文做铺垫。
  二、抓住中心,深入学习
  (一)下面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这段主要写了哪几样生物?
  (2)作者是如何来写的呢?
  (3)它们都有什么变化?
   用笔在文中画一画,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教师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些生物在夏天里成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哪句话能说明这个特点?
  2.出示课件5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说明生物生长的速度怎么样呢?预设:(快很快迅速)
  3.因此,在朗读“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这几个词语的时候,要读出节奏感,稍快。
  4.瓜藤,竹子,高粱,鲜花,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都在长大,那么还有谁在夏天里成长呢?
  相机板书
  (二)读第三自然段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预设:山地河铁轨马路无生命
  2.出示: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把这五种事物成长的特点说出来。
   如: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天变丰满。
  3.夏天还有哪些事物生长迅速,你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可以把你想到的先说给同桌听)
  (三)小结:(相机板书:这些无生命的事物在夏天里都在长大,说明了夏天的确是万物长大的时期,那么人也是一样的,也是在一天天地长大,人在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特点呢?
  【设计意图】在思考和仿说句子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四)(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人在夏天成长有什么特点
  1.全班交流
   预设: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小学——中学中学——大学
  2.理解谚语
   出示课件6、7谚语:
   六月六,看谷秀。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指名读,解释:
   预设:“六月六,看谷秀”: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谷苗让农民们欣喜不已。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此时的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1)小结:这两条谚语说的是农民在夏天里总是能抓住植物生长的最佳时机,所以植物的生长状态很好。
  (2)在这一段中,哪句话使你受到的启发最大?
  (3)大屏幕出示最后一句:课件8
   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了再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预设:
  (1)农作物夏天不长或长得太慢,秋天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2)道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板书:人赶时候赶热天尽量)
  (3)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4)热天: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5)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6)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7)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板书:珍惜时间抓住机会)
  (8)齐读第四自然段,再一次体会一下人要成长的道理。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升华主题。
  四、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1.作者为什么选取这几种事物来写?
   预设:典型事物,抓住特点。
  2.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使用的语言都是我们熟悉的语言,浅显易懂,这种表达虽没有华丽的词汇,却用得恰到好处,可以举例子说说,这样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3.总结全文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地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当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地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
  【设计意图】先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然后学习运用这种语言特点,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020-07-31]  摘自《人教网》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