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学设计之三  
作者:佚名
   
 
  一、教材分析
  《观沧海》是人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诗词一节中的第一首诗。诗人曹操借景抒情作此诗,表达了自己一统天下的宏愿的豪迈气魄。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整体理解文意;
  2、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3、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于曹操,同学们并不陌生,谁能说一说在你心目中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熟知曹操是因为他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在《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个奸诈、残忍、多疑的人,但其实在历史上他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性情豪放,写出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豪情;他志向远大,写下来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千古名句。而当他东临碣石,又写下了《观沧海》这样的名篇。今天我们就与曹操一起,登山、赏景、品诗。
   板书课题。
  (二)初读
  1、“三分文章七分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朗读要求。
  (1)找生说一说本节需要注意的重点字词,写到黑板上并领读。
  (2)字词疏通了,找同学读一下这首诗。学生评价。(多找几个学生读一读)
  2、听读。
   刚才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和风格,著名朗诵家对这首诗也有自己的见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仿读。
  (1)学生评价朗诵家所读
  (2)学生仿读
  (3)齐读
  (三)品读
  1、通过朗读,我想同学们对这首诗有了一定了解。再读诗,思考,全诗是由哪个字展开的?
  (出示“观”的篆体字)这是“观”的篆体,非常形象的一个字,有眼,有耳,有头。也就是说,观可以是看,可以是听,也可以是想象。
  2、从全诗来看,诗人“观”到了什么?
   将学生说出的景物板书到黑板上。
  3、这是诗人观察到的景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写景时写作手法上的特点是——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4、实景很好理解,我们来看一下诗人想象中的景。这一句,我们要如何解释?
   日月银河都由大海吐纳,形式上是两句话,但实则写了一件事,这里诗人使用了一种叫做“互文”的修辞手法。
   解释“互文”并举例。
  5、描绘。
   诗人观到的景象在我们眼前一一掠过,在我们脑海中留下印象。下面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进行描绘(对“描绘”做一个简介让学生理解要求,同时举例让学生更直观地明白老师的要求)。
   写完后先小组交流,选出最精彩的片段进行展示。
  6、同学们描绘得如此精彩,那是否也能读得精彩呢?让我们感受着这些景致一起读。
  四、体悟情感
   感受至此,你认为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1、学生回答
  2、出示诗人作诗的背景
  3、学生在体悟后再回答
  4、老师总结
  5、诗人的情感就蕴藏在这种种风景之下,让我们感诗人之所观,感诗人之所感,共同背诵这首诗。
  五、演读
  1、通过对诗歌的解读与体会,相信同学们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我们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演读。老师这里有几种方式供大家参考:配乐朗读、配上熟悉的曲调演唱、带动作表演朗读……
  2、当曹操登上碣石山顶,周围的一草一木,远处的海面都给诗人带来触动,他的内心涌起多少感慨于激情!让我们带着诗人的情感一起朗读。
  六、总结
   一首《观沧海》因为大家的演绎变得灵动,变得不凡。这节课我们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学习诗歌的方法。《观沧海》为我们打开一扇诗词学习的新的大门。课下同学们回顾本节所学,用我们学到的方法自学《龟虽寿》,我们下节课进行交流。期待你们自己独到的见解。
 
 
  [2021-07-05]  摘自《wdwuyan0928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观沧海》教学设计之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