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之二 | ||
---|---|---|
作者:刘爱民 |
知识与技能:培养细心观察,捕捉人物个性特点; 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及技巧,突出人物个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法指导和表达训练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运用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点: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人物观察的角度、方法和技巧训练,特别是细节描写的修改和训练;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用心感受、生动描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猜一猜:课件展示图片及资料,猜猜人物是谁? 我们为什么这么轻易的猜出人物,作者做到了抓住人物鲜明特征,写出人物个性。引题《写人要抓住特点》。 (设计意图:用熟悉的典型人物特点引题,目的明确,激起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 1、细心观察,捕捉特点 活动一:仔细观察下面一组图片,请用一两句话形象地描绘他们的外貌特点。 鲁迅 爱因斯坦 泰戈尔 闻一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训练学生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训练学生思维表达能力。) 2、运用描写,突出特点 活动二:比较两段文字分别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塑造了什么样人物形象? 1)戴着黑色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背影》 2)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最后一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特征,运用描写方法对人物进行描摹,善于把描写的笔触停放在某一点上精雕细琢,这一点就是细节描写,所以才塑造出鲜活生动的形象。) 三、技法点津 一)外貌描写 1、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体态、神情、服饰等外貌特征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面容长相,五官等)、身材(高、矮、胖、瘦)、衣着(穿着打扮)和表情(喜、怒、哀、乐)。 外貌描写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显示人物的独特个性,使人物生动形象。 2、技法点拨: 1)活动三:比较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A.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B.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技法:步步追问+想像延伸+局部细写 2)活动四:试对例句进行扩句,可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例句:头发在脸颊旁飘着。 扩句:__________头发在__________脸颊旁飘_____着。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技法:扩句法+恰当的词语+修辞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会外貌描写在突出人物特征,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二)语言描写 1、语言描写指对人物对话和独白的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应当切合人物的身份、经历,反映他的思想感情。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 语言描写的作用:能更好的表现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中心。 2、技法点拨:活动五:猜一猜顾客的身份 街头小店里有部公用电话,南来北往的行人很多,这天来打电话的人一个接着一个。 A一个戴眼镜的青年在电话里说:“我叫苏若甫,苏东坡的苏,郭沫若的若,杜甫的甫。 B一个红光满面,挺着将军肚的男人,从小车里钻出来,拿着手机说没电了,也在这里打电话。他在电话里说:“我叫李美财,李嘉诚的李,美女的美,财富的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技法: 1)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心情、性格; 2)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 3)对话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 3、活动六:情境体验 1)某同学下楼梯时和陌生人碰了一下: 老实的同学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脾气暴躁的同学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一比:每组两句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A忽然,她说:“咱俩先换过来” 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 B“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去卖了?”妈妈说。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去卖了?”妈妈的脸色变得十分严厉。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体验让学生体悟在写人记事中要学会“让人物说话”,掌握突出人物个性的技巧,丰富人物形象。) 三)动作描写 1、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就是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 动作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揭示人物性格特点 2、探究体验: 1)活动七: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的作用。 (扫)出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下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精心选择恰当的动词,准确生动写孩子捉鸟的动作,将孩子捉鸟时紧张兴奋的心情体现出来。 2)活动八: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对塑造父亲形象的作用。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背影》 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细节描写,形象生动的描写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突出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 3、技法点拨: 1)精心选择恰当动词加以修饰,体现人物的性格; 2)联系人物的身份和情境,展开细节描写,体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四)心理描写 1、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潜意识等思想活动的描写。 心理描写的作用: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2、探究体验: 1)内心独白式: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最后一课》 2)神态动作表现法:我呆呆的望着她,止不住留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羚羊木雕》 3)自言自语式: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皇帝的新装》 3、技法点拨:符合情境,发挥想象,巧用修辞,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场景等。 四、小试牛刀(教材P60) 从班级选择你熟悉的一位同学,用二百字左右给他画一幅肖像。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看看他们能否猜出你写的是谁。如果猜中了,那说明你写得很棒! 提示:“画”肖像时,可写人物容貌(如脸型、五官)、衣着、体态、神情等,但不见得写其全貌,抓住其不同于他人的地方落笔,如忧郁的眼神、乐观的笑容等,更能准确描摹。 (设计意图:通过描写身边熟悉的人,易把握人物个性,训练学生概括及创意表达能力;通过猜一猜,激发学生兴趣。) 五、课堂小结 描写人物,一定要善于观察,把握人物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各方面的特点,找出人物在着装打扮、身高体态、言谈举止、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等方面异于常人之处,抓住最有特点的方面做细节描写,才能让人物鲜活起来! 六、课外拓展 1、常年在外打工的妈妈过节回家了。请你将下面一句话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适当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 我抱住妈妈,在妈妈的脸颊上亲了一下。…… 2、以“我的同学__________”为题,将“小试牛刀”中的片段描写扩展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求加入适当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选择能凸显人物个性、思想品质的典型事例,写一篇记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500字。 (设计意图: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锻炼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写人要抓住特点 细心观察 捕捉特点 人物描写 写出个性 运用描写 突出特点 教学反思 人物描写是记叙文写作的关键。学会观察,把握人物个性特征是前提。但对七年级学生来说观察能力、提炼人物个性较弱,所以训练观察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是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也是难点。也将是整个初中阶段训练的主线。在教学中我突出细心观察捕捉特点、运用描写突出特点两个训练点,设计教学环节,将知识点渗透在学生活动中,将学法指导与思维训练结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与表达,尊重学生个性体验及表达,寓教于乐,学生创作热情较高。 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限制,教学内容量较大,学法讲解与活动训练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学情反馈不够。 |
||||
![]() |
摘自《鸠江区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之一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