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实录之三  
作者:肖培东
   
 
  一、导入
  师:《土地的誓言》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生:散文。
  (字词检测)
  师:很高兴大家都有提前预习过。
  二、文本研读
  师: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第一段,给端木蕻良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关东原野的什么东西?
  生1:喜欢那里的一切。
  生2:土地,土地和心连在一起。
  生3:儿时在原野的生活。
  ……
  师小结:(ppt投影:景物诗行体)
  师:第二段中,让作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画面?
  生1: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
  生2: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
  生3: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
  生4:九一八战争,可能他与自己的亲人朋友分别。
  (PPT展示:诗行体)
  在故乡的土地上
  ……
  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师:端木蕻良用诗意性的语言深情地为我们描述了关东原野。除了诗意性的语言之外,大家还能找到其他不同特点的语言吗?
  生1:“大地的心跳声”,拟人,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
  生2:怀念自己家乡的土地。
  生3:第一段排比,非常有气势。(生齐读)
  生4:“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师:这里用了呼告的手法。
  生5:“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拟人。
  师:有同学知道背景吗?
  (ppt投影:九一八背景介绍)
  师:日军侵华时,执行三光政策,有两位日本军官甚至打赌,看谁先杀满100个中国人;甚至再后来,他们烦了一刀刀杀人,索性直接活埋。端木蕻良被迫离乡,流亡在外十余年,夜夜期盼着故乡,有更多的人被迫永远的留在了故乡。这怎能不让端木蕻良有所触动呢?所以,他怀着满腔悲愤,写下了这篇《土地的誓言》。能不能读出他的心声?
  (ppt投影: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生读)
  四、课堂小结
  师:要读出庄严感和投入感。
  (生齐读)
  18.1.10玉环实验学校702班授课课题:《土地的誓言》授课教师:郑老师
  一、导入
  师: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国人绕不开的情愫。我们一起读读从古至今留下的佳作,感受古人的家国情怀。
  (PPT展示:表现家国情怀的诗句)
  师:今天,我们走进东北领略端木蕻良的家国情怀,学习《土地的誓言》,寻找黑土地下的印记。(板书:土地的誓言)
  二、听教师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
  (PPT展示:
  任务一:圈出你不会读,难读准,难写,不知道意思的字词或重点字词。
  任务二:划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师:同学们,接下来带着这两个学习任务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师范读课文)
  (字词检测)
  三、教师示范,自主赏析
  (PPT展示: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师写的句子好,还是课文中的句子好?为什么?
  生:挚痛,有真挚的感情而不止是痛。(ppt展示:挚痛词语分析)
  师:接下来,同学们,按照老师这样的赏析思路,拿起笔在划出的句子旁写你的理解。
  (ppt展示:小组交流:把划出的句子读给组员听,并说说你的理解。)
  生1:“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用了第二人称,又阐明了作者对故乡的亲切与眷恋之情。
  生2: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作者把流动的血液说成是喷涌,说明作者的内心非常的激动。
  生3: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这句话用了两个“无时无刻”,无时无刻的意思是每时每刻,但是无时无刻是双重否定词,语气上要比每时每刻更加强烈。说明作者时时刻刻都在想念他的故乡。
  师:第三人称变成第二人称,感情更强烈。用了呼告手法。
  生4:家乡是美好的。
  师:那么作者面对这样的土地,有着这样的情感,发出了他的誓言,那么他发出了什么誓言呢?
  (PPT展示:誓言)
  生齐读
  师:美丽的家乡不复存在,美丽的回忆也只能在回忆里。
  PPT:(回望历史,展示背景)
  师:日本人不仅夺去了我们万千东北同胞的生命,还试图夺去中国人的精神和灵魂。他们在东北三省建立伪满洲国,用日语对中国人民进行教育。作者端木蕻良,已整整10年未踏上他的故土了,只能将这种日日夜夜的思念用满腔的热血喷涌出来,让我们再次呼喊出他的铮铮誓言。
  生再次齐读
  18.1.10玉环实验学校710班授课课题:《土地的誓言》授课教师:王老师
  一、导入
  师: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写于什么时候?
  生:九一八十周年。
  问: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写下这篇文章?朗读文章思考。
  (生读)
  生1:对土地的眷恋。D1“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
  师:有没有更直接的句子呢?
  生2:“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
  师:什么叫挚痛?
  生2:诚恳而深切。
  师:还有什么地方能读出诚恳而深切之情?
  生3:阅读提示第一段。
  师:自读课阅读提示是最好的老师。
  二、感受故乡景色的美丽丰饶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乡呢?自读第一段,划出写故乡景色的句子。
  生:“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师:从旁批来看,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生:富有东北气息。
  (PPT展示:
  学习任务一
  默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乡?请结合相关细节进行赏析。
  以“我从__________,读到这是一个____________的故乡”回答。)
  生1:“红”、“黑”,色彩斑斓的美丽故乡。
  生2:闲适而神秘。
  生3:生机勃勃。
  生4:富饶。
  师:后面用的是省略号,说明还有很多。
  (PPT显示: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我想起幽远的车铃,……)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能读出对故土挚痛的爱。
  (生读)
  师朗读指导:形容词重读。语速慢慢加快,表示回忆越多,情绪越来越激动,中间的偏正短语要读得快,后面“我想起幽远的车铃”语速放慢,速度平缓。
  三、感受故乡生活的丰富多彩
  师:通过品读第1自然段,我们读到了作者美丽富饶的故乡,现在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想想作者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是怎样的?
  (PPT展示:
  学习任务二
  默读第2自然段,想想作者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是怎样的?请结合相关细节进行赏析。
  以“我从__________,读到他在故乡的生活是_________。”回答。)
  生1:丰富多彩。
  生2:欢乐、勤劳。
  生3:有趣,捉蚱蜢。
  生4:充实。
  师:多么美丽,多么丰饶……然而,1931年9月18的到来,这一切都不复存在。
  (PPT显示相关照片,师做讲解,美丽富饶的故乡没有了,多姿多彩的生活没有了,学生读板书,师擦板书)
  师:取而代之的是血流成河,妻离子散,横尸遍野。这是端木蕻良不愿意看到的,于是他发出了这样的誓言。
  (ppt展示誓言,生读)
  师:哪些地方你做了处理?
  生:必定;或者我的坟前。
  师:最后让我们怀着对故土的挚痛之爱,一起齐读第2自然段。
  (生齐读)
 
 
  [2020-03-13]  摘自《我们的语文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土地的誓言》教学实录之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