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1年,15岁的茅以升升入唐山路矿学堂攻读土木工程系。那年秋天,辛亥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很多青年学生投笔从戎,血气方刚的茅以升也跃跃欲试。就在他进入大学后的第二年,孙中山来到唐山路矿学堂演讲。听了孙先生的精辟言论,茅以升更加坚定了“工程建国”的道路。从那以后,茅以升学习更加刻苦,每次考试,都名列第一。五年内,各科成绩都在90分以上,这在唐山路矿学堂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之后,在清华学堂的积极努力之下,茅以升被官费保送到美国留学。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茅以升极其优异的成绩让学校的教授大为震惊。
1920年初,茅以升登上远洋轮船,毅然返回自己的祖国。1933年,出于浙赣铁路兴建的需要,钱塘江必须要架设一座大桥,但是国内的技术人员认为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几乎办不到。这时有人想起了桥梁专家茅以升。在浙江省的邀请下,茅以升辞去所有的教职工作,担任了钱塘江桥工委会主任委员、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职务,邀请了康奈尔大学同学罗英任总工程师,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在修桥期间,碰到了重重困难,在茅以升的带领下,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保证了大桥工程的进程,仅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整个工程就到了收尾的阶段。当时淞沪抗战正在吃紧,日军飞机经常来轰炸,在上海保卫战打响的第二天,三架日军飞机来工地轰炸,当时茅以升正在6号桥墩的沉箱里和几个工程师及监工员商量问题,突然一片漆黑,原来工地关闭了所有的电灯。此后,在茅以升的带领下,建桥的工人们冒着敌人炸弹爆炸的尘烟,夜以继日地加速赶工。1937年9月26日,大桥顺利完工,极大地方便了抗日军用物资的运输。
1937年11月,南京派人传达了政府的指示,要求炸毁钱塘江大桥,因为如果杭州不保,钱塘江大桥就等于是给日本人造的了,炸桥所需炸药及爆炸器材也随同来人一起运到了杭州。
就在大桥被炸毁的这天晚上,茅以升立下誓言:“抗战必胜,此桥必复。”大桥被炸毁后,茅以升带领着桥工处的所有人员迅速撤离,有关大桥建设的14箱重要图表、文卷、相片一并带走。在辗转途中,茅以升舍弃了很多家什,却将这些珍贵的资料尽数保存下来。抗日战争胜利后,在茅以升的带领下,1948年3月钱塘江大桥修复完成。
1950年,茅以升被任命为铁道技术研究所所长,同年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成立,他当选为副主席。1952年,茅以升参加九三学社,后任中央副主席。同年在他的积极努力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组织成立了土力学小组,举办土力学学术交流和普及讲座。
1955年,茅以升担任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接受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任务。两年之后,武汉长江大桥举行落成典礼。1958年,茅以升主持修建了人民大会堂。
(选自《清华传奇》,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