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学实录  
  《安塞腰鼓》教学实录之一  
作者:山东省昌乐二中 杨洁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安塞腰鼓》,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要完成以下两个目标: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安塞腰鼓的气势。
  2.发现本文的语言特点。
  师:同学们课文都预习了吧?
  生:预习了。
  师:那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安塞腰鼓?
  生1:火热的。
  生2:气势磅礴的
  生3:强烈的。
  ……
  师:同学们说的都还不错。老师也很认可,那你们是从文章的哪里发现这些特点的呢?那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待会的时候告诉大家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说说你的理解,并尝试有感情的朗读,请同学们出声朗读。
  ……(学生朗读课文,大约7分钟)
  师:哪位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读的是9、10、11段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我读这几段的排比句读出了安塞腰鼓的壮阔和豪放。
  师:你读的真不错,老师发现你在读的时候将一些语句做了明显的停顿,你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是如何停顿的吗?
  生: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师:大家认同吗?
  生:认同。
  师:你在读的时候有了一定的停顿,那在读的时候语调应该怎样注意一下呢。
  生:某些字或者词可以加重一下读音。
  生:比如或千里的、万里的这些形容词修饰语。
  师:你很棒,你能关注到停顿和重读,那我们大家根据他的指导,自己读一下好不好。
  ……(学生自己读)
  再一个同学读
  师:同学们读的越来越棒了,我们齐读一遍再来感受一下安塞腰鼓的壮阔和豪放的气势。
  生:齐读。
  师:其实老师在这里老师有个小小的问题,既然是排比,我能不能把三段的顺序给换一下?
  生:思考
  生:不能。我觉得一句比一句的情感加强了。
  师:是的,第一句是唐代诗人杜甫《后出塞》中的一句,写了塞外军营的豪迈壮阔,那实际上就是对场面的一种描写。第二句是革命年代信天游中的一句词句,也是对当时革命力量的一处描写。最后一句大家有没有发现实际上是作者在抒发的一种情感和议论,那大家有没有发现它的写作顺序?
  生:是先描写再议论抒情吗?
  师:是的,我们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应该先进行描写,在我们的平常写作中,当我们要抒发某种情感的时候前面应该加入适当的描写,这样才能将情感表达的更真挚。
  同学们分析的都不错,那我们再找一处好不好。
  生:我找的是14、15、16段。读这几段我感觉安塞腰鼓很有气势。
  ……学生朗读
  师:老师我也挺喜欢这几段的,感觉很有活力,你们发现这几段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吗?
  生:我发现用了好多模仿鼓声的拟声词:隆隆。
  师:哦,这些拟声词是在模仿鼓声对吧,也就是在那种闭塞的环境下作者刘成章想要将那种惊天动地的鼓声展现在大家面前,但是大家知道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那个时候全国的电力还不是很发达,没有像现在这样方便的电视网络,作者只能通过文字的力量传递出去,文字是可以跨越时空的,所以作者模仿了敲鼓的声音,大家想不想听听这个鼓声?
  生:想。
  师:可惜老师没带鼓来,那我们模仿一下好不好,我们一起敲打桌子,敲打的时候要有节奏,比如这个隆隆,隆隆,我们就连续的敲打两次,中间停顿,这个隆隆隆隆我们就连续敲打4次。我们一起来试一下。
  所有学生齐读,一起敲打桌面。
  师:在这种情境之下我们更清晰的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气势。那还有要展示的同学吗?
  生:老师,我找的是第7段,我非常喜欢这一段。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一段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安塞腰鼓的雄浑有力。
  师:原来我们的爱好相同,我也特别喜欢这一段,我听到你读的情感很投入了,但是我觉得还可以再加强一些,我们看中间这5个小排比句,我们自己先读读感觉一下。
  PPT展示: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生:学生自己读。
  师:大家觉得这几句读起来怎么样。
  生:因为是排比句又有比喻,觉得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和气势而且很形象。
  师:哦,大家发现了它的修辞手法,排比使得读起来更有气势,比如使得描写的物体更形象。接下来我把这几句改一下,大家看看我改的会不会更好。
  PPT展示: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
  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
  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
  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
  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
  大家读一下。
  学生自由读。
  生:我觉得不如作者写的好。
  师:是吗?我总觉得我写的也很好呀,我也用了排比,也用到了比喻,你能告诉我原因吗?
  生:作者写的句式更好,前面四个字,后面六个字,有停顿,老师你写的太长。
  师:哦,你关注的是长短句的问题,那短句你觉得和长句有什么不同。
  生:我觉得短句更有气势。
  师:是的,我们看到18页的朗读提示,文章句式丰富多样,短句急促有力,长句酣畅淋漓。我们关注到了句式的长短,那大家还有没有发现别的不一样。
  生:老师你写的就是我们平常写的什么像什么的句式。而作者写的将喻体提前了,而且作者用的是“是”,不是“像”。我觉得作者写的好。
  师:哦?那作者将喻体放在前面是为了什么呀?
  生:我觉得这样更直接,更有冲击力,而且用是感觉更肯定,更有气势。
  师:你分析的真的太好了,看来老师真的自叹不如呀。但是老师还不死心,你们说句子太长,那我写短点,我再来试试。
  PPT展示:骤雨一样,是鼓点;
  旋风一样,是流苏;
  乱蛙一样,是脚步;
  火花一样,是瞳仁;
  斗虎一样,是风姿。
  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还是不行,感觉干巴巴的,少了一些东西。
  师:一些东西?什么东西呀?
  生:就是形容鼓声的哪些词语。
  生:对对对,就是那些修饰语、形容词。
  师:哦,我明白了,看来我真实不能随便的乱改,通过咱们同学的分析我知道了要想语句吸引人要注意句式,和一些必要的形容词。
  刚才我们进行了对比赏析,看来你们还是喜欢作者写的,既然这么喜欢,那你们背过了吗?
  生:还没有
  师:那咱们抓紧背一下吧。
  学生背诵。
  师:我看你背的特别投入,你来试一下好不好。
  学生背诵。
  师: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知道几句是在描写敲鼓的场面,那大家再看看这几句的前面写了什么?
  生:写了后生们狂舞。
  师:嗯,我们提取到了关键信息就是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在狂舞。刚才是在描写,那这几句是在?
  生:写事吧。
  师:写事,我们在表达方式中叫做记叙。那最后一句呢?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生:我认为是在抒情。
  生:我觉得还有议论。
  师: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有议论也有赞美,所以是有议论有抒情。那我们加上前面的记叙后面的议论抒情再来背一下。
  学生背诵。
  师:光背过是不行的,别忘记我们在朗读时候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朗诵带,大家一起听一下,跟着学习。
  出示朗读指导课件,播放朗诵带。
  师:下面大家跟着朗诵带的感觉自己再来读一遍。
  学生朗读。
  师:那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思考
  生:老师,我不太明白18页的批注当中提到的:文章最后一句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意境?
  师:感谢你的发现,这位同学非常细心,能够找到文章中的旁批,而且这个问题很有深度,明明师写安塞腰鼓,为什么要写“耳畔师一声渺远的鸡啼“?
  学生思考,一个小讨论。
  生:我觉得这句话有结构和内容上的两个作用。结构上总结了上文,和前文的一开始前四段描写的静景相呼应,静景开始静景收尾。内容上鸡啼我觉得是代表着一种精神吧。
  师:哦哦,你分析的很详细,找到了在分析结尾的作用的时候应该考虑结构和内容两个部分。结构上总结了上文,和首几段相呼应,那内容上到底是代表着一种什么精神呢?大家想一下,这个鸡啼?鸡是在什么时候鸣叫?
  生:早上
  师:那早上又代表着什么?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
  生:我想是希望吧。
  师:是的同学们,这可以说是一种希望,大家思考一下作者仅仅只是在写安塞腰鼓吗?
  生:我觉得不是,应该是通过安塞腰鼓,写一群人。
  师:一群人?一群什么样的人?
  生:就是西北地区拼搏向上的人吧。
  师:是的,是那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在当时那个年代,黄土高原贫困、封闭,他们被束缚了、羁绊了、闭塞了,但是他们没有失去希望,他们想要挣脱、冲破、撞开奔向希望。这里的人民是有希望的,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安塞腰鼓一样蓬勃的生命力。下面我们来直观的感受一下。
  播放视频。
  师:文字的力量加上视觉听觉上的冲击,使我们内心为之震撼,我们被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这群火热的、磅礴的、不服输的后生们震撼。下面大家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下文章,看看有没有更深的体会。
  自由朗读。
  师:同学们,这几节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到了安塞腰鼓的气势,并且在赏析中发现本文的语言特点。在优美的舞蹈中,在飞扬的鼓点中,我们感受到了西北地区人民生命的磅礴。未来的日子里,愿同学们以饱满的生命激情,收获美好人生!下课!
 
 
  [2020-03-11]  摘自《鸢都初语》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  《安塞腰鼓》教学实录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