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  
  知黑,守白,味雪,体情——《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作者:陈治勇
   
 
  一、初明情思
  师:《湖心亭看雪》一文,课前大家已预习,有疑难处吗?
  生:“一童子烧酒炉正沸”的标点好像不对,应念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炉”前应加逗号,可文章没加,我觉得既然加标点了,就应该加得清楚一点。
  师:确实,这样一加,句子就畅通无阻了。为你敢于质疑而点赞。这是386年前明末文人张岱之惊世奇作。
  ppt: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请一生读,生读得较为单调)
  师:这里面有情感吗?
  生:应该有吧。
  师:那是什么情感呢?(生犹豫)
  ppt:公元1632年张岱游湖,写作此文1647年。
  生:哦,两者相隔十五年,再次想起,应是怀念吧。
  师:那是十五年的光阴,可以给“怀念”加些修饰词吗?
  生:十五年的时间,太长了。可以是悠长的怀念,怅惘的怀念。
  生:深重的怀念。
  师:这样一加,就有了岁月感了。
  师:小男孩,你再来读一下可好?(生读)
  师:这一读,带我们进入了回忆的世界。平淡的叙述也可以蕴藏深情,情到深处语自平。
  二、知黑味雪
  ppt: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师:一起读。(生读)
  师:“三”字读得特别响,为什么呢?
  生:“三”指“很多”,大雪下了很多天,雪特别大,天十分冷、凄凉,所以要强调着读。
  师:句中还有体现“凄凉”的文字吗?
  生:“俱绝”表明一切都隐藏了,很静。
  师:千山鸟飞绝——
  生:万径人踪灭!
  师:好!你来读这场雪。(生读得有力量,有激情)你觉得张岱会不会赞成这样读呢?
  生:不会。因为他很怅惘,他在怀念,要读得深沉一点。
  师:再读一读可好?(生读)你就是那一刻的张岱!此时,天地给人的感觉是?
  生:万籁无声。
  生:让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师:妙极了!你打通了唐朝与明末的那条心路。
  ppt: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生读)
  师:张岱为何“独往”?
  生:他很寂寞,很孤独。
  师:那可以找朋友啊。
  生:世间无人能知,他需要把孤独与山水倾诉。
  师:哦!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张岱,何时去看雪的?
  生:十二月,冬季,“更定”。
  师:请读“更定”注解。
  生:更定: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师:注释有问题吗?
  生:注释说“更定”是晚上八点钟左右,而后面却说是“定更”,前后概念不一致。
  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暂且放下。这个句子,该怎么读?
  ppt:是日更定矣。
  生:是日/更定矣。
  生:是日/更/定矣。
  师:为何把“更定”分开呢?
  生:分开更可以感觉到夜的静,心的寂寥。
  师:读法即心情,请再传递一下这种静和寂寥。
  生:是日/更~—定矣~—
  师:这样读听觉上确实更能体现静。那“定”字作何解呢?(生沉思)一个晚上分为几更?
  生:五更。
  师:几点开始打更?
  生:四点。
  师:四点之后还打更吗?
  生:四点之后打更已经结束了。
  生:哦,“定”是“结束”之意。
  师:再静悄悄地读一下。(生轻读)
  师:我们把整个句子读一下。
  生: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十二月,大雪纷飞的凌晨四点钟,与山水对话,去湖心亭看雪。这是怎样的张岱啊?
  生:痴迷山水,超凡脱俗。(板书:痴、雅)
  师:在茫茫天地之间,你看到了什么颜色?
  生:白色、红色,炉火,还有黑色或棕色
  师:能否用语言描述一下画面?
  生:白茫茫的天地间,湖上划过一只灰色的小舟,上面坐着一个穿黑色毳衣的人,怀里抱着一点炉火。
  师:白茫茫天地之间,镶嵌着一点黑,游动着一点红,真乃绝美素雅之画啊,这画中还有声。你听到了吗?
  生:哦,是桨声欸乃。
  师:让我们用声音传递这声色兼具之美。(生有情地读)
  师:张岱的船啊,就这样不停地划着,他的眼前发生了变化——
  ppt: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读——(生读)再读——(生读)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很幽静。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天山一色。
  师:这个词评得真好。句中一连出现了三个“与”,有点夸张,这么改可否?
  ppt: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生:不行。去掉“与”,天云山水就断开了,就呈现不出上下融合、浑然一体的意境了。
  师:“意境”这个词用得好。能把这种浑然的意境读出来吗?(生读,“天与云与山与水”读得不错,但未读出“上下一白”的“一”的气势。)
  师:上下——(“下”字读出拖音,为后文蓄势)
  生:上下——一——白。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张岱孤身前往湖心亭,看到天与云与山与水,觉得它们都是朋友一样,“与”写出了知己之感,若去掉,那种朋友的和谐感就没了。
  师:如果这样改呢?
  ppt: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师:让它们紧靠一点,而且都是四个字,也很有节奏感。
  生:少了“与”,整个句子就少了一股气势。
  生:这样节奏太拘束了,太小家子气了,少了从容,怎能与“上下一白”的茫茫天地相配呢?
  师:这个“与”字堪称泼墨挥毫的典范。有了“与”,天地就无边无际了啊。(师范读整句,再请生读)有了这三个“与”,前文中哪些句子就不再临空蹈虚了呢?
  生:“大雪三日”。
  生:“湖中人鸟声俱绝。”
  师:来,我们背一下这个句子。“雾凇沆砀——”(师生激情背诵)
  师:张岱的船啊,再往前划。
  ppt: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生读)
  师:张岱看到的多吗?
  生:不多,只有“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他是怎样体现的呢?
  生:用了“惟……而已”,这是“只有……罢了”的意思,以此来显示物之少与小。(请生读出“少”之感)张岱的写法奇异吗?
  生:奇异。“痕”“点”“芥”“粒”用法非常新颖。寻常的说法是: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余舟一条,舟中人两三个,但张岱却以“痕、点、芥、粒”代之。(对话间,师在黑板上以简笔画出长堤、湖心亭、小舟、舟中两三人)
  师:为何要这样用词呢?很费解。
  生:这样景物就很依稀,似乎天地万物都融为一体了。
  师:还有谁也融入在了天地中?
  生:张岱。
  师:他与天地——
  生:融为一体了。
  师:这叫(板书:天人合一),一起来读整个句子。(生读)茫茫天地间,只有简笔勾勒的轮廓,这种手法在文学上称之为“白描”(板书)。周作人说:
  ppt:张宗子是个都会(都市)诗人,他注意的是人事而非天然,山水不过是他写的生活的背景。——周作人《知堂书话》
  三、守白体情
  师:再前行,张岱遇到了亭中人。亭中人见张岱感受如何?
  生:“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是欣喜的。
  师:请替张岱回一句。
  生: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很兴奋)
  师:于是,张岱“强饮”了三大白,“强饮”怎么理解?请结合资料说说。
  生:《汉语大词典》注:强,勉力。尽力喝。所以“强”应读第三声,“尽力喝”的意思。
  生:他很孤寂,突遇两个人,十分欣喜,与亭中人似天云山水之“与”,知音偶遇,酒逢知己千杯少啊。
  生:我也是“尽力”。因为“白”是罚酒的酒杯,很大的,张岱如此超脱,不想喝尽可以不喝而甩袖而去,有必要勉强自己吗?
  师:遇到知己了,张岱很开心,一开心就出错。此处有个矛盾的句子有没有发现?
  生:“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他问的是姓氏,“金陵人”不是姓氏吧?
  师:答非所问。我们现在来还原当初的情景。
  ppt:岱问:今日知音一遇,实乃高山流水遇知音,还望告知尊姓大名。
  亭中人曰:(吾等)是金陵人,客此(而已),。
  岱听罢,大笑,挥一挥衣袖,遂别。
  师:拿出你的笔,补一补对话。
  生:吾等姓“知“名“己”,与汝同矣。
  生:知音何须知姓名,心通即可,名不足记也。
  生:吾姓“知“名“己”,茫茫天涯,但求有缘再遇矣!
  ……
  师:知音相遇不易,相守更难。不在乎名姓更在乎相知,或更有味。此乃知音之念。(板书:知音念)。这样改也是可传达“知音念”,可否?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余亦大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生静思)
  师:每一篇经典都有一个独特的密码,若要开启,有时需要知人论世:
  ppt:“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生读)
  师: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生:金陵是明朝的旧都,易让人想起旧国。
  师:想故都,思故国。写作此文时,明朝已经灭亡。人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写作更是对意识的删选,张岱写下“问其姓氏,金陵人,客此”之时,他的内心极可能想到了金陵,想到了故国。谁说“问其姓氏,金陵人,客此”定然矛盾呢?这非直接引用,其间有着大大的留白。当张岱写下“问其姓氏”的时候,他想到了?
  生:亭中人的姓名。
  师:写下“金陵人”的时候,想起了?
  生:故都。
  师:写下“客此”的时候,想到了?
  生:“客”与亡国之臣的漂泊。
  师:文字的背后有着深深的怅惘与茫然。
  ppt:“湖心亭看雪”事件发生于崇祯五年(1632);1644年明亡,清朝建立。同年,张岱反清复明失败,逃入山中著书,屡欲自杀,“因所写《石匮书》(纪传体明史巨著)未完成,尚视息人世。1647年左右,作《湖心亭看雪》。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国家灭亡,张岱逃入山中著书,想借书为国家留一些记忆。可知他是爱国的,且很强烈。“尚视息人世”表明他欲以身殉国,因为国写书而苟活。可以说写书是他殉国的特殊方式,可见他爱国之深切。
  ppt: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战战兢兢为野人。……平生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陶庵梦忆.自序》
  师:“野人”即流浪者,张岱此时身居何地?
  生:山中。
  师:是明朝的山吗?
  生:清朝的。
  师:他还有国吗?
  生:没有。
  师:他还有家吗?
  生:没有。
  师:他成了一个——
  生:野人。
  师:浪迹天涯的野人。此时他心中——
  生:想念故国了,很无依。(板书:故国思,漂泊感)
  师:一切都藏在“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里。这份情,在文章开始就已流露,只是藏得很深罢了。
  ppt: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矣……
  师:发现矛盾处了吗?(生迟疑)
  生:“是日”是“这日”,十五年前的事,回忆起来应用“那日”。
  师:但张岱用了“是日”,为何?
  生:说明他对那天的印象很深,如刚发生。他写“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时,知道自己在回忆往事,可当他写“是日”时,心立马回到了当初。
  师:跳跃为何这样快?
  生:因为这份情太深太重了。
  师:情太沉太沉。十五年前的看雪,十五年后提笔时依然历历在目。张岱这份情(出示ppt,生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顺水向东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师:唯有这一江春水之愁,舴艋舟载不动之愁,三千白发之愁或可一抵。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当我们再次回头去读那场雪景之时,我们读出的还只是“天人合一”吗?
  生:茫茫大雪即茫茫大悲。
  生:雪中积聚着知音念、漂泊感、故国思的悲痛。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份情,我们去读整本的《陶庵梦忆》时,会有体悟的更深。
  师:1647年,大雪纷飞时,绍兴山里,草庐之下,青灯之旁,怀着故国思、知音念和漂泊感,载着流逝岁月的怀念,张岱拿起笔,轻舒纸卷,写下了“湖心亭看雪”。
  在《寒江残雪》声乐里,师诵读:崇祯五年十二月……(乐终文止声寂)
 
 
  [2021-07-14]  摘自《漫步语文人生路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  读史读今读乾坤 品人阅世赏风情——《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