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佚名 |
1、初读,读正确,读通顺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重点品读第三次拜访,通过一“行”、一“站”、一“拜”感受刘备的诚心诚意。 教学重点:通过一“行”、一“站”、一“拜”感受刘备的诚心诚意。 教学流程: 一、组织谈话: 1、师:听说我们同学都很爱读书,读过《三国演义》吗? 是啊,《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对于《三国》中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生交流。 3、师:老师也最喜欢诸葛亮,还搜集了一些跟诸葛亮有关的歇后语。 课件出示歇后语,引导自由读一读。 4、小结过渡:的确,诸葛亮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各诸侯国都想请他出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三顾茅庐》,来了解诸葛亮是怎样被请出山的。 二、揭题导入: 1、板题:三顾茅庐 2、指生读,正音:庐 3、齐读。 4、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初读感知: 1、组织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生字,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有困难的请教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2、指导读正确生字词。 1)出示: 仰慕 大贤 谒见 恳请 辅佐 草舍 数九寒天 2)指生读,强调两个多音字。 3)请一学困生读,读对了,表扬;有困难,帮助改正后,大家跟读。 4)齐读词语。 3、引导理解词义。 1)大贤:文中谁是大贤?怎样的人才称之为大贤? 引导怀着仰慕之情写一写“大贤”这个词。 2)谒见:谁谒见谁?谒见的目的'是什么? 所以,“谒见”是怎样的拜见? 引导学生诚心诚意地写“谒见”。 4、组织再读课文,用“--”划出事情的起因、结果。 1)读文划句。 2)交流所划的句子。 5、引导联系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课文大意。 四、感受“诚”: (一)、引:诸葛亮被称之大贤,想请他出山的人很多,那刘备是以什么打动了诸葛亮,也感动了我们呢? 1、交流。 2、板书:诚 3、刘备诚心相请,一顾茅庐--(失望而归),二顾茅庐--(怏怏而回),直到第三次,才请得诸葛亮出山。相信他的诚心诚意的确感诸葛亮至深。 下边,就让我们学习第三次拜访,感受刘备的至真至诚。 (二)、读文品句,感受“诚” 1、读第三次拜访,用波浪线划出刘备诚心相请的句子。 2、交流。 3、品句: A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 1)读正确句子。 2)找“诚”的体现。 3)联系:电影电视中,有没有见过类似的情况? 师讲述北宋时期满朝文武百官路过杨家天波府,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敬仰的典故。 4)小结:一“行”见诚心! B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 1)找“诚”的体现。 2)品“轻轻”:为什么要轻轻走? 3)品“恭恭敬敬地站”:他可以怎样等? 他是怎样地站?(请一生试着站一站) 师:恭恭敬敬地站是指目不能--(斜视),手不能--(摆来摆去),身子不能--(晃动)等。 4)指导朗读(请一学困生) 试读。 通过评价引导一遍又一遍读。(评:“读正确了!”“再轻些就更好了!”“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恭敬!”) 再请其他学生读,组织互评。 5)师:这一等,等了多久? 引导找到两个“过了好长时间”,师讲述:这一站,可能站了一个时辰,也可能是两个时辰,三个时辰,四个时辰。 引导:过了一个时辰,刘备--(生说),他还是恭恭敬敬地站着;过了两个时辰,刘备--(生说),他还是恭恭敬敬地站着;过了三个时辰,可刘备还是恭恭敬敬地站着,一直到诸葛亮醒来。这一“站”让刘备的诚心表露无遗! 6)再引导感情读句子。 C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 1)齐读句子。 2)什么时候需下拜? 刘备何许人也? 此时的诸葛亮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3)介绍:刘备是汉室的皇叔,一方诸侯,曹操曾说过天下英雄只有他和刘备两个;诸葛亮纵有满腹经纶,而此时的他还只是一介草民。何况,三顾茅庐时,刘备已47岁,诸葛亮只有27岁。 所以,这还仅仅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拜吗? 这一拜,拜出了什么? 这一拜,又拜得什么? 小结:这一“拜”,把刘备的诚心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D刘备听了诸葛亮的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 1)理解“恳请”。 2)想象写话:会怎样恳切地请求?(注意想象他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来体现刘备的诚心诚意。) 四、赞美“诚”。 1、师:刘备的诚心终于打动了诸葛亮。来,让我们再来回顾刘备的诚心诚意。 2、引导齐读四个句子。 3、组织写下自己读了这几个句子后想说的话。 五、师:刘备的诚还体现在一顾、二顾中,我们下节课再学。 附板书: 三顾茅庐 请 刘备诚诸葛亮 帮 |
||||
![]() |
摘自《百分网》网站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之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