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佚名
   
 
  教学阐述:
   杜甫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同样一首诗,不同人生阅历和文化生活背景的人去欣赏往往烙上鲜明的个性解读特征,何况“诗无达诂”呢。为此,一般读者对古诗的解读首先自然要依据文章追求共通见解,然后再根据自身实际作个性化解读:即通过知人论世感悟诗人的生活世界,进而走进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阅读境界。因此,在古代诗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联系学生实际,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启发学生的阅读心智,逐步理解诗歌内容,学会品析诗歌语言,理解诗歌内涵,吸收诗歌的精华,进而丰富学生的诗歌素养,实现诗歌课堂教学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作内容
  2、结合诗作内容理解诗人内心
  3、积累古诗精美的语言
  4、积累古诗阅读的方法
  教学方法:品读联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程序:

  一、教学导入
  1、老师引名诗句推崇李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学生试读,初步感受诗人失意而不乏乐观的情怀。
  二、教学铺垫
   看屏幕显示的相关背景资料,大致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诗歌风格。
  三、教学活动
  (一)朗读,感受诗歌意境,积累阅读方法
   提示:把握节奏、重音、语速、抑扬
   方法:听读、仿读(个别读、齐读、轮读)
  (二)探究,理解诗歌内涵,体会名句的表达作用
  活动一
   品读:欣赏诗中的美句(名句、警句)
   感悟:警句,让诗文生辉
   联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方法:找警句、品其意、作积累
  活动二
   说读:理解诗句的言外之意
   方法:析典故、说体会,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感悟:用典,使诗歌表意传情含蓄、雅致
   联读:《忆东山二首(其一)》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旁批:心情郁闷怅惘,表达对谢安的仰慕之情
  活动三
   背读:鉴赏诗中的辞格。
   方法:以“欲登”二句为例,理解修辞的作用
   感悟:修辞,可以美化诗作的语言
   联读:《夜下征虏亭》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旁批:诗句如话,意境如画。
  四、阅读小结
   诗歌,丰富我们的素养
   阅读,开启我们的心智
 
 
  [2021-07-12]  摘自《芳草碧连天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