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九年级下册孔乙己其它杂项  
  浅议黄厚江老师《孔乙己》教学  
作者:芜湖县南湖中学 潘华胜
   
 
  余映潮老师说:“教师能够比较深入地欣赏小说作品,才可能是真正拥有了阅读欣赏能力。”他说,《孔乙己》教学可以积累这样一些知识:故事背景、主要人物、场景安排、叙事视角、看客设置、故事氛围、人物特征、虚写手法、对比描写、小说结构等等。面对头绪甚多的课文教学,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选择本文教学内容,这需要综合考量,需要在文本的教学解读和学情之间作精细地思考,需要梳理、过滤、沉淀、剪裁,然后制作成教学艺术品呈献给学生。
  黄厚江老师的《孔乙己》教学就是一件精美的教学艺术,让人难忘。黄老师依据小说体式特征,教学中突出人物分析这一小说阅读的核心要素,把这节课的最终落脚点放在了分析主要人物孔乙己上。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描写十分丰富,而黄老师文本解读的切入口选择的精准细微,他把主要时间用在学习孔乙己的“手”上。黄老师说:“解读《孔乙己》,有许多切入的角度。可以从孔乙己这个人物入手,也可以从鲁镇酒店的环境入手,还可以从丁举人、酒店老板等‘看客’入手。即使从孔乙己这个人物入手,也既可以从他的外貌描写入手,又可以从他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入手。(这双手)是小说中着力最多的地方,一篇两千多字的小说,就有近十处写孔乙己的手。同时,这也是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地方。”
  研读黄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实录,围绕“手”他大致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找一找小说中写了几次孔乙己的手——主要从哪些方面写了孔乙己的手——哪一个动作最能表现人孔乙己的个性——文中哪些地方还可以补写孔乙己的手——描述孔乙己死时的情景(描写手)。提出的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推动教学逐层深入,教学从人物性格概括上升到人物命运的探析,整个课堂过程灵动自然,浑然一体。可以说,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悲剧命运和小说的主旨全在这双“手”上展现出来。
  平常小说教学的结果是学生往往粗略地记住人物的特征、小说的主旨,而对小说的内容、细节描写、人物形象特征比较模糊。课堂教学对小说的思想主旨挖掘深刻,而对具体人物的细节刻画学习不够,课堂有轻“言”重“意”、得“意”忘“言”的现象,所以学习完小说,学生往往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印象不深,这样的课堂不算成功。李海林老师说:“‘教读课文’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轻视‘课文’在语文教学中的本体意义,是现代语文教育隐蔽得很深的一个错误观点。”语文教学留给学生的不应该是几句空洞的几句话,而是要让学生对一篇篇课文、一个个丰富的人物印象深刻,让学生记住这篇课文。
  黄老师在教学中总是带领学生由言语出发,让学生拿捏分析比较我们平常容易忽略的语言,展开想象,补充文字,逐步使孔乙己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慢慢的丰满和深刻起来,在渐入佳境之后,再上升到小说主题的解读。黄老师整个教学沉稳、扎实、缓缓而行,学生对孔乙己的理解绝不是教师贴标签式的“直给”学生,而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小说,在对文本不断探究中慢慢品尝文字的醇正之味。如学生分析“敲”“蘸”“伸”“罩”“排”“摸”“走”,在前后对比中探测孔乙己内心的不同心理,黄老师让学生比较“走”与“爬”在使用上的区别,在语言运用中窥见孔乙己临死前还保有读书人清高内心世界。
  作为一篇经典的课文,全国有诸多名师都讲过这一课,但黄老师把这节课讲得如此有新意和成功,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值得分析和研究的。
 
 
  [2020-05-20]  摘自《潘华胜语文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小说,往“小”里去说——《孔乙己》教学镜头点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