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一册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青蛙写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泉州市晋光小学 李燕霞  
   
 
  【教材分析】
  《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作家用丰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把它们生动准确地想象中逗号、句号和省略号,从而组成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借这样生动、具体的事物来认识标点,富有情趣,适合儿童学习。
  【学情分析】一年级始终以“识字”、“写字”、“朗读”为主。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要把读书训练始终放在重要位置,以“读”为本,使学生在多种形式朗读的基础上,领会和感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逐步提高阅读水平。
  【设计理念】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紧密联系生活实践,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倡导自主学习。要继续重视朗读基本功的训练,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指导通过读出逗号和句号的停顿,促进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充分利用音频和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2、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会写“下”“雨”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初步感知逗号、句号、省略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版贴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开火车,读词语。
  2.“青蛙过河”游戏,生齐读。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对生字记得快,忘得也快,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强,需要老师有目的地帮助强化复习字词,夯实语文基础知识。
  二、深入研读,认识标点
  (一)学习第一节,体会心情
  1.指导读“淅沥沥,沙啦啦”,读出雨点又细又小的味道。
  2.对比读句子,体会青蛙青蛙写诗时兴奋、愉快的心情。指导学生读出高兴的语气。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句子,引导学生感受青蛙写诗时高兴的心情,体会叹词“啦”和感叹号对强调语气所起的作用,从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聚焦结尾(第5小节),巧设障碍
   出示不带标点的诗,体会标点符号在句子中的重要作用。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一口气读完十四个“呱”,让学生感受到句子缺少标点符号的不足,为下文认识标点符号的重要作用做铺垫,同时可激发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三)学习2-4小节,认识标点
  1.认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用“”画出来。
  2.分别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1)学习第2小节,认识逗号。
  (2)学习第3小节,认识句号。
  (3)学习第4小节,认识省略号。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为落实教学目标中“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而设计的。
  (四)研读第5小节,感悟语言,启发想象。
  1.借助儿歌,初步认识三个标点符号的作用。
   中间要停顿,黑点带个尖。(逗号)
   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圆圈。(句号)
   意思说不完,六点紧相随。(省略号)
  2.指名学生贴标点符号,把青蛙的诗排列好,圈出诗里的逗号和句号。
  3.交流,齐读。
  4.想象补白:青蛙的诗写的内容
  5.个性化朗读,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为什么小蝌蚪能当逗号,水泡泡能当句号,一串水珠能当省略号。
  三、指导观察,规范书写
  (一)指导书写“下”“雨”字。
  (二)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扩词。
  (三)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评价。(重在发现优点,及时鼓励。)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和爸爸妈妈一起,分角色有感情地读读课文,也可以表演表演。
  【作业设计说明】抓住学生喜欢表演的特点,布置和爸爸妈妈一起分角色表演课文,不仅能帮助低年级学生巩固所学,还能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营造亲子共读的氛围。
  五、板书设计:
  7 青蛙写诗
   , 呱呱,呱呱,
     呱呱呱。
   。 呱呱,呱呱,
     呱呱呱……
   ……
 
 
  [2020-11-12]  摘自《泉州市晋光小学“至和语文”学科工作坊》网站
 
     
  上一篇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之五    
  下一篇  《青蛙写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