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二册端午粽教学设计  
  《端午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商州区第一小学 孙永平
   
 
  《端午粽》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生动地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花样和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使学生在体会浓浓亲情的同时,感受端午节中华传统文化。课文条理清晰,语言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内容,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两个偏旁;会写“午、节、叶、米”四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粘又甜”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两个偏旁;会写“午、节、叶、米”四个生字。
  2.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粘又甜”等叠词。
  教学难点:读好长句子,体会端午粽色、香、味的特点。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示范朗读法引导想象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咱们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习俗,看看这是什么?
   (出示元宵、月饼图片)
   提问:认识他们吗?你什么时候过呢?
  2.出示粽子,这个认识吗?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
  3.端午节吃的粽子,就叫“端午粽”,跟着老师来写字。
  (板书课题,认识“端、粽”和新偏旁“立、米”)指导书写“午”字。
  二、初读感知
  过渡:想知道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吗?把课本轻轻打到46页,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一)学生自读,提出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二)交流反馈。
  1.认识生字:(我们先来跟生字宝宝门打声招呼)
  (1)出示带拼音生字,指名拼读,全班齐读,及时正音。
  (2)交流识记方法。
  (我们不但要能叫出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还要能记住他们的样子,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比较,联系生活识记,组词识记等)
  2.学习词语:
  (生字宝宝很热情,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群词语朋友,我们也来认识他们吧)
  (1)出示文中带有13个生字的词语,带拼音指名读,全班齐读。再去掉拼音开火车教读。
  (2)及时正音。
  3.朗读课文:
  (词语宝宝很调皮,喜欢躲在句子里。让我们到课文中再去看望他们)
  (1)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范读、正音)
  (2)指导长句子朗读。
  三、精读感悟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是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同学们找找看这段话一共有几句?(3句)
  2.指名读第一句。出示划线句子:“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1)自由读,完成课文填空。(指名补充填空)
  (2)出示图片,理解词语“箬竹叶、糯米、枣”,教读“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体会叠词“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的表达作用(使描述的事物更形象)。这句话写了粽子的什么特点呢?(板书:样子)
  (3)齐读这句话,把粽子的样子读出来。
  (4)这句话中一个词语叫“裹着”,联系它前后的内容,谁能说说“裹着”是什么意思?句中指谁裹着谁?
  (5)看来,构成端午粽的三种原料还有不同的位置,谁能找到这句话中表示不同位置的词语?
   (里面,中间)
  (6)这样,我们就可以抓住表示位置的词语读好句子的停顿。
   (出示停顿符号,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7)觉得端午粽的样子漂亮吗?
  3.端午粽不但样子好看,闻着也香。(出示第二句)
  (1)指名读,理解“掀开”(做动作体会)。
  (2)这句话告诉了我们端午粽的什么特点。(板书:香味)
  (3)按照老师给出提示,读好停顿,读出你闻着香味的感受。(齐读)
  5.闻着很香的端午粽,味道怎么样呢?(出示第三句)
  (1)指名读,理解“剥开”(和前文的“裹着”对比理解)。
  (2)什么东西吃起来“又黏又甜”?
   (元宵、牛奶糖,进行说话训练)。
    仿词:又( )又( ),说话练习。
  (3)这句话又告诉了我们端午粽的什么特点?(板书:味道)美吗?
  (4)带着你的感受,把端午粽的味道读出来。(齐读)
  6.太美了,请同学们再美美地朗读这段话,读出你的感受。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节、叶、米。
  2.仔细观察字形,看看他们的笔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位置相同吗?
  3.老师要来写第一个字“节”,再仔细观察这个字,看看它每部分的宽窄长短有什么特点?
  (上宽下窄,上扁下长。)
  4.范写“节”,提示拿出小手跟着老师来书空。
  5.学生练习书写。(先描红,再临写)
  6.对照笔顺,练写其它三个字。(师巡视指导)
  过渡:到底人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去寻找答案。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这节课学习的生字和词语,熟读课文。
  2.向爸爸妈妈了解关于端午节的习俗。

  板书设计:
     10 端午粽
     样子 香味 味道
 
 
  [2020-02-18]  摘自《王晓妮小语工作室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端午粽》教学设计之三
下一篇  《端午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