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古对今》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佚名 |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点:字音教学的重点为“圆、严、寒”;书写指导的重点是“夕、语”;词语理解的重点是“严寒、酷暑”。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认读生字“严、酷、暑、凉、朝、霞、夕”。书写“古、夕”,重点指导写好“夕”。 2.认读词语“朝霞、夕阳、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联系实际借助图片理解这些词。 3.朗读、背诵课文第1、2节,感受课文展现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书写“古” 1.我们已经读过一次对韵歌了,大家还记得吗?谁来背一背。 2.师引导: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对韵歌,题目是“古对今”。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指导书写“古”。 二、看图说话,认读词语 1.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阳等图片,让学生说说图上景色,认读词语。 2.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话,想象并描述春天的情景。随机出示“和风、细雨、柳树、鸟语花香”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三、反复朗读,读出节奏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要求:(1)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多读几遍。 (2)用“——”划出新词。 2.自读检查。 指名轮读,一人一个小节。相机正音。 同桌对读,正音。 3.听老师读,注意哪里停顿,模仿老师读出节奏。 4.师生对读,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然后交换。 四、熟读成诵,定位识字。 1.学生尝试背诵第1、2节。 2.认读词语、生字卡片。 五、多法巩固,书写生字 1.联系实际理解。 读词卡时相机引导理解“寒冷、酷暑、和风、细雨、晚霞、夕阳” 2.找对子游戏 3.书写“夕”:看老师范写,说清书写要点,学生描一个,临写两个。 4.课后实践:找找对子歌,并请大人指导读正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生字,能写好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3.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已学生字,指名朗读并口头组词两个。 2.指名朗读课文第1、2小节,说说什么是“对”? 二、学习课文第3小节 1.指名朗读,齐读。 2.说说词语的意思。出示画面,重点理解“莺歌、燕舞” 3.提醒学生注意:课后练习中的“古今、和风细雨、鸟语花香”在对子歌中是分开的,这里组合成一个词语了。可以比较着读,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三、继续学习生字 1.出示课文生字:圆、寒、晨、细、物,指名读,口头组词两个,挑一两个说话练习。 2.写一写:教学“凉、细、李、香、语”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指导读贴,说说你要提醒同学注意哪些地方。 3.师范写,学生练习,反馈。 四、作业:完成习字册和语补上的相关练习。 |
||||
![]() |
摘自《yuyan1_8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古对今》教学设计之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