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枫树上的喜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岳飞小学东校区 田珂 |
《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童话故事,情节简单,语调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但这篇童话又与众不同,在于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穿插叙述的方式,把一个带着童真、童趣的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孩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故事告诉我们: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已经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教学理念: 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就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所以,童话故事作为低学段的阅读文本,应该注意儿童的心理,重视儿童用童真童趣的语调朗读童话,从而更深入理解童话内容,进而主动创造童话。 2.在新教材和《课程标准》中,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学生读、写的欲望很强烈,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要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故事。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读生字,会写“荫、蔽、撑、懂”四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2.能初步掌握省略号、感叹号、问号在不同语境的用法。 3.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话故事的真谛。 教学重点: 1.交流积累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识字、写字能力。 2.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对话,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通过读文,明白“我”喜欢的是喜鹊一家其乐融融的温馨场面,喜欢的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教学难点:通过读文,使学生明白理解“我”喜欢的是什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学过的生字、词语。 2.懂得“我”喜欢的是喜鹊一家其乐融融的温馨场面,喜欢的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 重点难点: 重点:多种形式读课文。 难点:懂得“我”喜欢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揭示课题。 1.认识喜鹊,介绍相关知识。 2.认识枫树。 3.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引出课题。 4.生和师一起书写课题。 二、检查字词情况。 1.开火车读生字。 2.抽查词语。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1)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圈出文中读不准的字词。 (2)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 (3)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样的故事? 2.生回答。 3.出示第一自然段,介绍“渡口”。 4.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你看到了一棵怎么样的枫树?交流。 很大很高,请生读出这种感觉。 想把什么词语送给枫树?四个字的词语。 5.理解“遮蔽”。蔽的意思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6.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喜欢什么?(枫树喜鹊窝) 四、学习课文2--5自段。 1.从课文哪里看出我“喜欢极了”?自己表演读2-5自然段。 2.小组合作再读2-5自然段,想一想:还有什么事让“我”喜欢? 3.小组分角色朗读5-13自然段,思考:这几段话写了几个场景?分别是哪几个? 两个场景:①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说话②喜鹊阿姨一家关于太阳的问答 4.运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句子。 5.出示句子,联想。 6.回顾课文,想一想:什么事让“我”高兴? 7.反复读课文,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8.看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想到什么?试着说一说 五、学习日出段。 1.不仅不拼音,还看日出呢?师画太阳。出示课文内容。生做老师,生做弟弟,演一演:阿姨,弟弟,翻译,旁白。 2.理解省略号的意思:阿姨和弟弟一起学拼音,看日出,还可能做些什么呢? 3.四人小组合作编故事。 六、主题升华 1.这是一群跟我们一样有着童真童趣的小喜鹊,热爱自然,享受生活。他们的世界同样也充满了童话的纯真,你们喜欢么?好,相信我们的孩子更是活泼有趣的“小喜鹊”,我们也能创作出美丽的童话。 2.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怎样保护小动物。 3.《拍手歌》唱起来,保护动物。 七、推荐郭风的另一首诗《童话》。 童话 小野菊坐在篱笆的后面, 侧着头,想到: “我长大了, 要有一把蓝色的遮阳伞; 那时候,我会很好看, 我要和蜜蜂谈话!” 站在她旁边的蒲公英,插嘴道: “可是,那有什么好呢?” 小野菊马上问道: “可是,你会比我好吗?” “我长大了,会有一顶 旅行用的,黄色的小便帽; 我要带一只白羽毛的毽子, 旅行到很多地方!” 小野菊沉思地说:“那真的很好, 可是,我不要像你!” 八、总结: 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 |
||||
![]() |
摘自《安阳市网络教研平台》网站 | |||
上一篇 |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之一 | ||
下一篇 | 《枫树上的喜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