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父爱之舟》教学设计之二 | ||
---|---|---|
作者:湟里中心小学 李玲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画面。 2.通过品读文字,从小事中感受父亲对我的“爱”,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 3.通过品读,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师者说出来或写下来,培养学生知恩、感恩的情感。 教学工具:PAD(平板电脑) 课前预习: 1.搜集作者吴冠中的资料,了解他的生活经历,为学习本文奠定基础。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要求会认的字要读准字音,要求会写的字不仅要读准字音,而且要组词书写,学会运用。 导语:【《朗读者》节目开场视频】 同学们,央视播出的《朗读者》节目大家都看过吗?(看过)今天,老师把《朗读者》的节目带到了我们的课堂,大家看--这个节目让我们知道,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感受冷暖,总有一种文字让我们心潮奔涌……”,并告诉我们:朗读,属于每一个人。今天这节课我们也来做个小小朗读者,一起走进朗读者殿堂,品读吴冠中先生的作品--父爱之舟。【板书:父爱之舟、吴冠中】 板块一:入画赏舟 1.通过预习,大家对吴冠中有什么了解呢?谁愿意来说说?(学生说) 2.嗯,大家对吴冠中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入画赏舟】让大家做个出色的朗读者,我们来进一步了解这位画家。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平板中的AR视频,一起走进吴冠中的画展。【学生进入虚拟画展情境,观看吴冠中先生画展】 3.看完画展,同学们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 预设: (1)吴冠中的画内容比较简洁,都是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来作画。(评:看来你也喜欢画画,有一定的美术功底呢!) (2)这些画都是水墨画,表现的都是江南水乡的景色。(评:老师还要告诉你,他的油画也很有名,课后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3)我发现他的很多画作中都有船,这些小船有乌黑的篷,弯弯的船舷,高高的桅杆,看起来很简陋,但画得很生动。 (评:是的,这些乌篷船画得很生动,吴冠中笔下的乌篷船更生动。)【画面定格小舟插图】 (小结: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吴冠中先生梦回江南,一起踏入那艘“父爱之舟”!) 板块二:入文寻舟 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细细品读文中描写小舟的句子。【第二环节--入文寻舟】 1.这个环节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开展,请大家看学习要求: 【出示学习步骤】 (1)先画一画:文中描写“渔船”的句子,可以选择在电子书或者语文书上画。 (2)然后读一读:所画出的句子。 (3)最后议一议:在小组内说一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同学们可以参考老师推送的【学习资源包】。 师:接下来请每一组的小组长带着大家一起认真学习,等下比一比哪一小组的学习效果最好。老师给大家推送了学习资源,大家开始学习吧! 【学生小组学习时,教师深入点拨指导】【评:老师发现这一小组学习得特别有序。】 2.好,请大家放下平板,回到课堂,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你们的学习成果。 (1)哪一组先来?(师:这一小组最先举手,你们先来说,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等会可以再补充。) (2)预设学生的回答【教师投屏,圈画关键词】: ①我们从“他同姑爹一起摇船送我”“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读出了姑爹和父亲都很关心作者,亲人对作者的关爱。【请你们这组来读一读,读出父亲对我的疼爱。】 ②我们从“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又向姑爹借了他家的小渔船,”“船上备一只泥灶,自己煮饭吃,小船兼作旅店和饭店,节省了食宿费。”这两句读出了船上的条件比较简陋,作者的家境并不富裕。【请带着你的理解来读一读】 ③我们从“只是我们的船不敢停到无锡师范附近,怕被别的考试及家长见了嘲笑。”中读出了,父亲担心别人嘲笑“我”,保护“我”的自尊心,替“我”着想。【你们真会读书,理解得很深刻!】 ④我们从最后一句读出了小船载着父亲对“我”的爱,作者很想念那只小渔船,想念父亲。【是啊,渔船易画,父爱难画。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读出深深的父爱。】 (3)质疑:听了同学们的体会,老师不禁有疑问了:作者家境那么贫寒,为什么父亲还坚持让我上学呢? 预设学生回答: ①父亲希望作者当个教员,出人头地,成为有用之才,过上幸福的生活…… 师追问:你真会读书,能结合课文来说一说吗? 出示: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 问:还有同学要补充吗? 预设学生回答: ①哪怕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依然会背我去上学。 ②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 小结:无论家境多么贫寒,父亲始终对吴冠中寄托最美好的愿望--念好书,父亲无怨无悔地付出,才让我们看到了今天的画家、文学家,这就是--父爱。 过渡:刚刚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透过文字品读出了深深的父爱,相信大家的深刻理解会让你们成为一个出色的朗读者。 板块三:入境悟爱 现在让我们进一步品读这只小舟的内在含义。【第三环节--入境悟爱】 1.【再次定格这只渔船】 过渡:那么这只小舟仅仅只是父亲送作者求学的交通工具吗?(当然不是) 2.为“舟”命名 (1)作者称它为“父爱之舟”,你觉得这只舟还可以称为什么之舟呢?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一起来为这只小舟重新命名。请大家看学习要求: 等会儿我们将一起来评选“最具意境之舟”,这是评选标准,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出示“最具意境之舟”评选标准】①与画面意境融合②理由阐述充分③符合文章内容 (2)【教师推送命名“小贴士”】老师给同学们推送一个“命名小贴士”资源包,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资源包中的内容。每小组最后推荐一个你们认为最好的命名,并简单写一写理由,完成作业纸。【捕捉画面,适时投屏,给小组点赞表扬】 (3)现在请每一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命名。 (4)正如同学们所说,这只舟承载得实在是太多了。这是一艘成长之舟、理想之舟、幸福之舟、希望之舟、思念之舟、生活之舟,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评选“最具意境之舟”。 评价:恭喜这一小组的命名获得“最具意境之舟”的称号,等会儿你们这组将获得展示朗读的优先权。 板块四:入情诵爱 过渡:现在我们将进入朗读者的最后环节--入情诵爱 1.请同学们自由选择文中的一个场景或者是一个段落,读出朴实文字背后的情感,一起去触摸文字背后的温度。【教师推送配乐资源】 2.同学们可以在资源包里自由选择音乐,进行配乐朗读。 模拟央视“朗读者”节目:我是朗读者***,我朗读的内容是(第几小节)-- 3.刚刚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很动情,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朗读者》殿堂的舞台,展示你们的朗读,先请获得“最具意境之舟”称号的这组,请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教师现场直播学生的朗读】 评:你用深情的朗读再现了父亲对我的疼爱【板书:加钱换房、背我上学、摇橹送考】;听了你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庙会的热闹【板书:喜逛庙会】;你的配乐选得很好;这个场景中的背影在作者心里永难磨灭【板书:缝补棉被】…… 小结:刚刚同学们用深情的朗读为我们展示了这几个场景,老师为你们这些小小朗读者点赞!文中其他的几个场景我们下节课再细细品读。 4.同学们,古往今来,很多作品都表达了对父母深深的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大屏欣赏】 板块五:总结升华 1.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吴冠中先生从平凡的小事【板书:小事】中感悟了深深的父爱【板书:大爱】。而现在,我们似乎忽略了隐藏在平凡小事中的爱,就让我们把《朗读者》的课堂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把心中的爱大声表达出出来,让最美的语言乘坐吴冠中先生的“父爱之舟”到达父母心中爱的彼岸。 2.爱的表达--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你需要的表达方式: 通过QQ给父母送礼物、制作电子贺卡、微信语音视频聊天、电子邮件写下想对父母说的话…… 今天我们的朗读者之行并没有到此结束,希望同学们用心感受,在平凡的小事中发现爱,让这爱之舟一路前行! 板书设计: 父爱之舟 吴 冠 中 加钱换房 喜逛庙会 小事 背我上学 大爱 摇橹送考 缝补棉被 …… |
||||
![]() |
摘自《老百晓在线》网站 | |||
上一篇 | 《父爱之舟》教学设计之一 | ||
下一篇 | 《父爱之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