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扎实评价 促进发展 | ||
---|---|---|
作者:黄远国 |
【教例回放】《杨氏之子》片段 生:(读)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孔君平来到他家。孔先生扣响了红漆大门的门环,杨家的男佣前来开门。 师:红漆大门?改成黑漆大门成不成?红漆大门那是皇宫啊!(生笑)① 生:(读)扣响了黑漆大门的门环。男佣前来开门,听说孔先生是来拜访杨老爷的,就说:“孔先生啊,实在对不起,老爷他出门未归,不过杨公子倒是在家。” 师:很好!语气多自然啊!写得多通顺啊,描写得多生动啊!往下听!② 生:(读)您好几年没见他了,他都九岁了。 师:改成好久不见吧!不要那么长的时间。③ 生:(读)您好久都没见到他了,他现在九岁了,长得眉清目秀的,要不您见见他吧! 师:“要不”,是和人家商量一下,父亲不在见儿子也行啊!他写得多得体呀!④ 生:(读)“好吧!”孔先生答应了,男佣忙叫出杨修。只见,杨修浓眉大眼,文质彬彬,孔先生心里可高兴了。忙走进客厅和孩子说话。杨修端出一个果盘放在桌上说:“孔叔叔好!您尝尝这果子吧!挺新鲜的!”孔先生看了看,盘中有西瓜、樱桃,还有几颗大杨梅,鲜鲜亮亮,看起来很好吃。 师:这个樱桃——一定是晚熟的吧!⑤ (生笑)写得好不好?!⑥ 生(齐笑):好! 师:(于老师拿过作文本端详着)写得很精彩!字也写得很好,字如其人,很清秀,很美观,于老师都有些爱不释手,但还是要还给人家!⑦ 原本我们认为的理性枯燥的评价环节,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却笑声四起,其乐融融,而且真正实现了“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的目标,叫人折服!细细阅读,这片段中的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1.多元评价。评价指向各有不同,评价语②、③、④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恰当得体(这是评价练笔质量的重点),评价语①、⑤关注的是学生写的内容,评价语⑦关注学生的书写是否工整美观,评价内容非常全面,在这样充满浓浓“语文味”的评价下,学生的语文能力定会不断进步。 2.互动参与。虽然只有“写得好不好”、“改成黑漆大门成不成”这两个细小的引导,但我们可以感受到于老师的亲切平和,商量询问的口吻还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评价中来,学会去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3.肯定亮点。于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练笔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语气多自然啊!写得多通顺啊,描写得多生动啊”、“他写得多得体呀”、“写得很精彩!字也写得很好,字如其人,很清秀,很美观,于老师都有些爱不释手”这些激励性的评语,使学生体验到练笔成功的快乐与满足。 |
||||
![]() |
摘自《黄远国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唯有“简单”——最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刘云生《杨氏之子》教学片段对比赏析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