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这里的标点是否该用破折号? | ||
---|---|---|
作者:佚名 |
湖北省罗田县白庙河中心小学 胡志勇 胡志勇老师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复指短语前后两部分之间使用什么标点的问题。 复指短语是由两个词或短语构成的,前后两部分重叠在一起,同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在句子中作同一成分。从意义上看,前后两部分有相互注释或说明的作用。 复指短语的前后两部分之间通常不用任何标点。例如(下面“~~~ ───”的为复指短语): ①交通员李大叔在洞里等了好久。(《小英雄雨来》) ②他想象着他爷爷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 ③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冀中的地道战》) 以上复指短语:例①作主语,例②作宾语,例③作状语。它们的内部没有语音停顿,故书面上不用任何标点。 有的复指短语,为了突出注释或说明作用,前后两部分之间有语音停顿,书面上可用冒号、逗号或破折号。例如: 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在仙台》) ⑤他……小心地翻阅着墨笔写成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唐《同志的信任》) ⑥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门前挑着一面旗,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景阳冈》) ⑦扁鼻子军官……又伸出那个戴金戒指的手指,说:“这个,金的,也给你!”(《小英雄雨来》) ⑧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识他?(冰心《小橘灯》) ⑨他整整花了27年,终于编写了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李时针》) ⑩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我的战友邱少云》) 以上复指短语中,例④⑤⑥⑨⑩作宾语,例⑦⑧作主语。它们当中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冒号、逗号、破折号可以互换,这也体现了标点符号使用的灵活性。 胡志勇老师提供的第一句,“景象”与“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构成复指短语,作宾语;前后两部分之间用逗号属常例,当然用冒号或破折号也可以。胡老师提供的第二句,“一年的最后一天”与“大年夜”也构成复指短语,作宾语;前后两部分之间用破折号完全可以。汉语的“大年夜”指农历除夕,既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傍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这儿取后者(课文中是指圣诞节的前一天),前后两部分指同一个日子,作同一个成分,就符合复指短语的条件。为了突出注释部分,故中间用了破折号。 |
||||
![]() |
摘自《老百晓在线》网站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月光曲》之看看分歧在哪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