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黄河颂》教学设计之四 | ||
---|---|---|
作者:王礼平 |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黄河大合唱》这部不朽的音乐作品;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理解诗歌中的黄河形象,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获得情感体验。 2.联系实际生活透彻理解爱国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操。 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抗战图片,教师讲述: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铁蹄踏进了我国华北,战火烧向了祖国各地。他们气焰嚣张,烧杀抢掠,祖国大地,满目疮痍。在这危急存亡关头,祖国的英雄儿女,有的拿起刀枪,走上了战场;有的走上街头,振臂高呼;那么,艺术家们呢?他们又会怎么做呢? 剧作家光未然和音乐家冼星海创作音乐作品,唤起广大人民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用艺术家的激情,吹响战斗的号角。这就是《黄河大合唱》。 介绍《黄河大合唱》,播放歌曲《保卫黄河》视频。引入新课:下面,让我们和着诗人自豪的脉搏,借助诗人慷慨激昂的文字,一起去感受一下黄河的磅礴趋势,体会我们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吧! 二、读与感 1.播放视频,听读课文,正音正字,初步感知。 2.掌握朗读技巧,自由诵读课文,体会情感。 要求:学生分成四人一组,选取自己喜欢的诗歌片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思考:我读到了黄河怎样的形象?读出了一种怎样的情感?组内同学互相进行朗读评价,交流朗读体验。 3.学生展示朗读。 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并谈朗读感受。教师边评点边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黄河形象和诗中表达的情感。 三、读与品 同学们已经读出了诗歌的韵味,下面,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诗歌,读出诗人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大家看看,诗人身在何处?他看到黄河是什么样子的? 1.绘黄河。齐读“我站在高山之巅……劈成南北两面”,然后品析。 2.颂黄河。 摇篮 养育 屏障 保卫 赞颂→热爱→爱国 臂膀 激励 3.读诗歌 教师与学生合作朗读诗歌。教师朗读朗诵词,学生分组朗读歌词的前四个诗节,师生齐读最后四句诗。再次感受诗歌的气势。 四、读与悟 1、“数风流人物,也看今朝” 学生交流讨论当今的“风流人物”以及令世人瞩目的科技等方面的成就,感受祖国的伟大。 教师示范:刘洋乘神舟九号完成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们讲课,书写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篇章。 2、学生讨论交流: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爱国?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爱国可从小事做起。如:爱护卫生,不乱丢乱扔;与人和睦相处;节约一滴水一度电…… 3、仿写诗歌。 用下面格式创作诗歌: 啊,祖国! 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我们中华儿女, 将要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诗歌分两个内容,对祖国的赞美和表达自己建设祖保卫祖国的决心。要求:补写的内容可以含蓄,诗意化表达,但不能过于空洞。 学生分享交流作品。教师与学生分享自已的作品: 啊,祖国! 你胸怀博大。 以深沉的爱 在一个个偏僻的角落, 立起一座座希望小学, 让所有充满渴望的孩子, 走进了知识的殿堂。 作为中华儿女, 我将要学习你的博爱, 让爱的雨露 洒向每一个学子。 五、结束 教师小结,并让全体学生起立,以饱满激昂的情绪齐读诗歌,再次感受诗中炽烈的爱国情感,感受诗中澎湃的激情,磅礴的气势。 |
||||
![]() |
摘自《永兴初中语文工作室》网站 | |||
上一篇 | 《黄河颂》教学设计之三 | ||
下一篇 | 《黄河颂》教学设计之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