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佚名 |
教学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非常高兴能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孩子们的口算能力是不是很棒呀?(是)非常有自信!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算式接龙 1+2 ( )+2 ( )+3 ( )+2 10-3 ( )-2 ( )-3 ( )-1 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 师:孩子们的口算能力真棒!真是个口算小能手!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汇报:上面一道题都是加了又加,下面一道题都是减了又减;两道口算题都是用前面算得的得数接着加或者减。 今天我们就运用这样的知识来学习新的本领!好吗? 二、创设情境,初步体会 (一)教学例1:连加 师:上周末,老师去了一趟农场,在农场里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明明。你们想认识他吗? 展示图1,瞧!他在干什么? 生:他在喂小鸡。 师:明明是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想)那么在家里要多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吗? 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操作1:5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 谁会列式?口头 操作2:又来了1只。 师: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生:又来了1只。。。。。。 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刚才的画面? 生:明明喂5只小鸡,跑来了2只,又跑来1只。 师:你表达得很清楚,真好!那么,地上的小鸡由几部分组成?(三部分)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谁会列式? (生说,教师板演5+2+1=8)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8。)(带读) 板演:5+2+1= 师:5+2+1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加法算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不一样在哪?)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加,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加。 师:像5+2+1这样的加法算式我们叫它做连加。(板书:连加)连加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一个新知识。这道算式该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强调:第二步是由哪两个数相加? (学生说,老师板演) 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地三个数,算出结果。 (二)教学例2:连减 1、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动画演示)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刚才的画面? 生:明明原来喂8只小鸡,走了2只,又走了2只。 师:你表达得很精彩,真棒! 师:草地上还剩几只小鸡?(2只) 谁会列式? (生说,教师板演8-2-2=4) 师:8-2-2=4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减法算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减,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减。 师:像8-2-2=4这样的减法算式,你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连减。 师:你们给它起的名字与数学家起的名字是一样的,你们真像个小小数学家。 师:像8-2-2=4这样的减法算式我们叫他做连减。(板书:连减)连减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二个新知识。 那么,该怎么运算呢?生同桌交流,汇报:板演 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减起来的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减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算出结果。 三、巩固深化 1、完成65页做一做 做一做:左边第一题:先根据图意思摆好小棒,边同桌讨论,边.把算式写完整。 做一做右边一题,看图列式说图意。不摆。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可以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 反馈: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学生相互评价。 2、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3、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说图意,列出算式解答。 4、课外延伸: 生活中连加连减的例子。 口算比赛:连加连减(直接说得数)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连加算式表示什么?连减算式呢?怎样计算连加连减? 教学反思: 我首先创设明明喂鸡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后以动态的画面演示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让学生感受“添上、再添上”,通过小鸡吃饱了,跑走2只,又跑走2只,让学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将连加连减这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像动画片一样娓娓道来,展示了知识的连续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新授环节处理的得心应手,学生一目了然很自然的就列出连加、连减的算式。学生掌握的较好。 |
||||
![]() |
摘自《关内梅子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