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三册长度单位教材解读  
  《长度单位》解读  
作者:佚名
   
 
  《长度单位》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2011版)》在“学段目标”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长度单位》课标解读
  测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长度的量化把握离不开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还原长度单位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长度单位知识的理解,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厘米和米是两个最基本的、学生最容易感知、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是学会测量物体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尝试估测物体长度的基础,课程实施中,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
  一、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一)让学生经历用身体的一部分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呈现古人用庹、拃、脚长等“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测量就是用“单位”量,测量长度必须有长度单位。
  2.让学生经历“用拃量课桌长”的测量活动,亲眼见证“同样用拃量,而且量的都是同样课桌的长,量得的结果确实有可能不一样”,从而引发认知冲突。
  3.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交流分享,感受测量单位不统一,测得的结果自然不一致,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4.介绍有关长度单位的数学史,使学生感受数学有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渗透数学文化。
  (二)让学生经历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并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课程实施中,在学生充分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后,引入测量工具刻度尺,引导学生结合刻度尺,通过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等数学活动,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
  1.借助实际大小的尺子和实物,通过观察、比画、比较等活动,感知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例如,教学1厘米时,借助手指、田字格、图钉等物体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2.通过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演示,让学生了解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就是确定一段长度里包含多少个长度单位。
  3.通过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让学生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巩固初步建立起来的长度单位表象。
  丰富的测量活动,让学生经历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感受了用刻度尺量化结果的一致性,体会了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二、通过比一比、数一数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知道“1米=100厘米”
  1.通过观察长度为1厘米和1米的物体,比划出1厘米和1米的长度,让学生初步感知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米尺上,先1厘米1厘米地数,数出10厘米,再10厘米10厘米地数,数出10个10厘米,直观感受10个10厘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米。
  三、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来培养。
  1.让学生利用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估测物体的长度,再进行实测,感受估测与实测所得结果的差别,渗透自我修正的意识,为培养数感积累活动经验。
  2.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让学生用已知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例如在解决“大约()支铅笔长1米”的问题时,先测量铅笔的实际长度,再利用铅笔的长度推算出大约多少支铅笔长1米。
  3.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让学生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作标准进行估测。例如在解决“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的问题时,学生可以用一拃长去判断旗杆的高度不可能是13厘米,也可以用自己的身高去判断旗杆的高度是13米。
  四、把握好“线段”教学的要求
  线段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抽象思维水平比较低,基于这样的实际,对线段的认识,教材分两次编写。本单元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直观、形象地描述线段。第二次将在第二学段出现,要求学生认识“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即可。
  本单元是“图形与几何”中“测量”教学的起始单元,是后续“测量”教学的基石,因此,要高度重视本单元的教学。课程实施中,通过亲身经历创造、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通过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等丰富的数学活动建立长度单位表象;通过实际测量,感受小单位的局限性,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认识米》教材内容安排及教材分析
  1.例4(认识米尺和米)
  内容安排:
  (1)米尺的引入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用学生尺量黑板,感觉到很麻烦,很自然地引出。
  (2)与“1厘米”的认识一样,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①实际观察米尺
  ②量身高
  ③量臂展
  解读分析:
  例4认识米尺和米。因为学会了用厘米尺测量,因此指定一名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测量黑板的长度,一是巩固前一课时的知识,同时让学生立刻感受到这样的测量很麻烦,体现了测量时应该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自然引出米尺。通过观察米尺,知道米尺的特点: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比划米尺,知道一个米尺大约有一庹那么长,逐步形成1米的实际表象。教材给出米可以用“m”的符号表示,只要求认识,不要求实际运用。

  2.例5(米和厘米的关系)
  内容安排:
  (1)通过用不同的工具量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米和厘米的关系。
  (2)教材上开始出现卷尺、皮尺(做一做),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并理解根据不同的测量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解读分析:
  例5认识米与厘米的关系。通过观察米尺,数出一米里面有多少个厘米,得出米与厘米的关系。知道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3.建立米的长度观念并以1米为标准进行估测
  米的长度对于厘米来说,学生更难以把控,需要通过比画、比较、实际测量等多种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米的长度表象,积累测量长度的活动经验。通过比画1厘米与1米的长度,使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地运用它们进行估测,不至于产生“1米=10厘米”的错误。
  突破建议:
  1)通过米尺建立1米的表象。
  2)先目测物体的长度,估算大约几米,然后用米尺测量,检验自己估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3)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适合用“米”去描述,如:楼房的高度、大树的高度、操场的长度、马路的宽度等等;哪些物体的长度合适用“厘米”去描述,如:书本的长宽高、铅笔的长等比较小的物品。在对比中逐渐形成正确的长度表象。

  4.米与厘米的转化
  突破建议:
  对于1米=100厘米学生不难理解,也不难记忆。但在具体的转化过程中容易产生错误,特别是它们之间的逆向思维:100厘米=1米,学生往往不够熟练。在平时的学习中需要通过不同的转化形式加强练习。
 
 
  [2021-02-12]  摘自《范小枫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介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