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佚名 |
教学内容:课本P80例4及练习二十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自编9的乘法口诀,掌握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2、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会用9的乘法口诀求积。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重点: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突破。 难点:与其他乘法口诀混合运用。 突破方法:通过合作探讨、交流来突破。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引导学生背诵7~8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有7句,8的乘法口诀有8句) 2、口算练习 7×4 8×3 8×5 6×8 8×7 4×8 3×7 7×6 7×5 8×8 抽算式说口诀再读算、抽说算式的意义。 3、揭题: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1)有几条船参加比赛? (2)每条船上有几人? (3)2条船上有几人? (4)一共有多少人? …… 2(1)选择问题让学生思考、同桌交流举手反馈。 (2)板书反馈结果 3、观察用那种方法简便 (1)用乘法简便。 (2)小组合作编乘法口诀。 (3)反馈交流、并展示。 4、小黑板出示袋鼠跳格图:指名学生填写并随时提问。 5、熟记口诀 齐读口诀,师生对口令 (1)找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①师:指算式:这组题有什么特点? 生:都有一个乘数是9,另一个乘数一道比一道多9,积一道比一道多9。 师:为什么这组题中一个乘数一道比一道多9,而积一道比一道多9? ②师:还有什么规律?出示P81第4题 先找出9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再找规律。 1个9是9,比10少1; 2个9是18,比20少2; .... 9个9是81,比90少9. (比几十少几) ③师:仔细观察9的乘法口诀的积,除9以外,都是两位数。这些两位数,把个位十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有什么特点? 生: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是9. ④师:9的乘法口诀的积,除一九得九外,其他的积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 比如二九十八和九九八十一,18、81,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交换了位置。你们还能找出几组这样的口诀吗? (2)记口诀:可以用手指帮助记忆 ①读一读,自己记一记 ②背一背,觉得难记的,重点记一记 ③对口令:师生、生生 ④把口诀补充完整 四九( )七 ( )六十三 五九( ) 八( )七十二 ( )九二十七 ( )九七十二 ( )九六十三 ( )三十六 三、积累运用 1、P80做一做 2、P81第1、2题 3、照样子,看得数说有关9的口诀及算式 18:二九十八 2×9=18 9×2=18 81、36、63、45、54、27、72、9 其中9、18、36,还有哪些口诀的得数也是这些数?可以计算哪些乘法算式?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的表现怎样? 第2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P81~8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记忆9的乘法口决,运用口诀正确计算。 2、建立9的倍数模型,培养学生探究、思考、认真计算的习惯。 3、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说一说、比一比、观察、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的敏捷性、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难点:运用口诀计算和解决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突破。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9的乘法口诀,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复习有关的知识。 二、引导练习,巩固强化 1、组织学生进行口算。 1×5= 2×7= 3×8= 4×9= 3×9= 6×5= 7×8= 9×8= 7×9= 9×5= 8×4= 9×6= 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算式说一说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2、把口诀补完整 四九( ) ( )四十五 ( )七十二 六九( ) 3、根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七九六十三 五九四十五 ( ) ( ) ( ) ( ) 4、练习二十第3、5、6题 5、方框里最大能填几?(课件) 三、积累运用 1、看图列式(课件) 2、练习二十第7、8、10题 理解题意、独立解决、集体校对。 3、找规律填数(课件) 4、练习二十第11题 5、练习二十第12、13题。 四、课堂总结。 第3课时 用数学 教学内容:书P84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第3、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2、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乘加解决够不够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和乘加的含义解答应用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用乘法和乘加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讨、交流来突破。 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交流来突破。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导 1、商店里有4盒兵乓球,每盒6个,一共有多少个? 2、商店里有20个红皮球和17个花皮球,卖出35个,还剩多少个? 列出综合算式,并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1、出示第84页例6的情境图,并出示题目: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2、全班读题后提问 师: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能不能一步求出坐不坐得下?(不能) 师:那我们要知道“坐不坐得下“应该知道什么条件?(有多少人?有多少个座位?) 师:那么我们第一步要先算出什么?(一共有多少人) (1)师:根据题目中的哪些条件可以求出“有多少人”?(2名教师和30名学生) 师:怎样列式?【2+30=32(人)】 (2)那第二步算什么?(有多少个座位) 怎样列式? 方法一:4×7+5=33(个) 方法二:2×7+2×7+5=33(个) 请同学说说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3)让学生讨论坐不坐得下。 汇报:学生和老师一共32人,客车有33个座位,坐得下。 3、小结:解这一道应用题时要写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再用乘加求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最后进行比较来解答问题。 4、练习 书P84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一第1、4、5、7题 2、练习二十一第2、3、6题 四、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
||||
![]() |
摘自《秋天的童话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