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四册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佚名
   
 
      第1课时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2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七第1—3题。
  教材分析:
  对称式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本册教材中的对称,仅限于轴对称,而本节课则是认识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动手实践到总结归纳,再用理论检验实践活动,并且引导学生认识、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对称是大自然的结构模式之一,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是今后学习相关内容的基石。以前的教材有画对称轴的要求,现在的教材降低难度,不要求画了,但是同步上有相关练习,所以还要教给学生画对称轴的方法。
  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已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2.自然界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对,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感性基础。
  3.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动手实践操作等活动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让学生从实践中感知,从观察中发现,从发现中总结归纳,再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做到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实践中学习数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轴对称图形,能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借助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即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事物及民间剪纸艺术的介绍,使学生感受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正确地辨别轴对称图形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谈话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准备:PPT(多媒体课件),剪好的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衣服、树、桃心、葫芦等),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练习七中第三题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入新课
   上一个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除法的内容,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和除法完全不一样的内容,而且这部分内容很有趣,大家想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什么吗?如果想的话,那就跟我一起来学习吧。
   (播放课件的“主题图”)
   老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那大家有没有去过呢?
   同学:这是游乐场……
   老师:同学们看一看这幅图里都有哪些娱乐项目呢?
   同学:给出自己的答案。
   老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都藏在这幅图里,下面我们就来揭开它们的秘密吧。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里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和大大的兔子钟表,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同学:回答
   老师:同学们真棒!这里还有一些图片,大家观察一下,待会儿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说的也很对,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那么,同学们还见过哪些对称图形或对称现象吗?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老师:讨论好了吗?我来听听大家是怎么想的?
   同学:自由发言。
  二、探究新知,感受对称
  剪一剪
   老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很多对称图形,那大家知道怎么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吗?下面,我就给大家演示一下。(播放课件,根据提示剪出“衣服”)
   老师:我这里还有一些剪好的对称轴图形,有小树,有衣服,有心形还有葫芦(贴在黑板上),大家看一看这些对称图形中间都有什么?
   同学:我发现这些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老师:对,这些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把这个对称图形分成了左右完全一样的两部分,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板书:轴对称图形、对称轴)
  做一做
   老师:下面我们要试一试能不能把这些对称轴画出来。大家把第29页例1中的其它三个图形的对称轴画出来。(老师讲图形贴在黑板上并标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
  三、练习应用,巩固知识
   老师:请大家做一下课本第29页的“做一做”,找出轴对称图形。
   同学:回答是轴对称图形的有哪些
   老师:这道题做对的同学请举手。(了解同学们对新知识的理解情况)
   老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33页的练习七的第一题。请找出轴对称图形。
   (转换到多媒体)
   老师:现在,大家想一下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中,哪些是轴对称的?
   同学:0和8
   老师:你真棒,同学们现在做一下第33页的第二题吧。
   老师:最后,我们看一下第三题。同学们看没看懂这道题是让我们干什么呀?就是把对折的纸剪下的部分与剩余的部分配对。这道题可能有点难,我看看谁最聪明可以先把这道题做对。现在开始计时。
   (老师拿出准备好的四张长方形的纸,待同学们做完习题后向同学们演示过程)
  四、回顾总结
   老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播放多媒体课件中的剪纸作品,课程内容结束。)
  五、布置作业
   剪轴对称图形,至少剪3个。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对称轴:中间的折痕

      第2课时 平移

  教学内容:课本30页例2、做一做,34页第5、6题。
  教材分析:“平移与旋转”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平移与旋转这两种现象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何现象。课程标准不要求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更不需要学生去背诵结论性语句,只要求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去感知这些现象。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见到很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比较感性的平移和旋转意识,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更无法想象,不能透过现象用数学的眼光来抓住运动方式的本质。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借助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认识平移的特点,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2.过程方法: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3.情感: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把握住平移的特点,与其它运动区分开来。
  教学准备: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感受平移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平移这种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运动方式。
  1.展示课件动态图片,说:大家一定都很喜欢游乐园,其实在游乐园中也有很多平移运动。单独展示火车,观光梯,滑梯和缆车的动态图,说:大家看到的这几个运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移。
  2.问:同学们想想,除了刚才屏幕上展示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的现象?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问: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他们的想法?并让其他学生判断是不是平移。补充学生没有说到的常见的一些现象。(同学们用的拉杆箱拉出杆)
  3.展示动态图,说:请大家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来模仿一下这些平移运动。升旗……拉抽屉……推窗户……
  (二)探究新知
   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平移的运动了,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什么是平移
  1.这里有6座可爱的小房子,大家仔细看一看,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后互相重合呢?大家先认真考虑,然后找同学回答。
   问:谁来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2.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平移然后可以重合的吗?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1号、4号、5号小房子是怎样平移重合的。用鼠标指着路径并说:从这到这再到这。说:这种是分了2步才平移重合的,那有没有平移一步就可以重合的呢?我们再看看一步平移的方法。点击鼠标,展示第二种路径。
  3.大家观察一下这三座小房子,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可提示:大小?方向?位置?
  4.说: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的想法。
  5.让同学回答:你认为什么是平移?小结平移的本质,板书。平移:直线运动,大小方向不变,位置改变。
  (三)知识应用
   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平移的性质了,让我们赶紧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吧!
  1.画一画
  (1)说: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0页下面的做一做,在课本的小车后边画平移后的图,画两个。
  (2)画完后,问:我们画小车的时候,小车的大小要怎样?方向?
  2.连一连
   说:请大家翻到课本34页第5题,找出可以通过平移重合的动物,然后用线连起来
   问:谁能说一下自己连的什么动物?
   问:思考为什么蝴蝶和乌龟不能连?(也就是方向不同对吧?)
  3.圈一圈
  (1)说:这里有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和2个平行四边形,把它们拼在一起后得到火箭的形状,下面哪个火箭是由这几个图形平移后拼在一起得到的?
  (2)问:谁找出来了?
   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不选其它的吗?
  (四)总结
  1.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平移)
  2.对于平移你知道什么?(读板书:平移,是直线运动,大小方向不变,只是位置改变。)
  3.平移的应用:美术的图案,生活中……
   大家可以想一想运用平移可以怎样让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好?
  (五)作业设计
   课本30页的做一做。
  板书设计:
      平移
    大小、方向不变
    位置变了
    沿着直线移动

      第3课时 活动课——剪小人

  教学内容:课本32页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结合剪出的图形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和平移的认识。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在剪纸的过程中,每增加一次对折的次数,剪出的对称图案的个数就是前一次的2倍,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正方形、长方形彩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老师:剪纸艺术源于我国,有千百年的历史,是我们的国宝,在世界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大家看,(ppt展示)
   大家能看出这些剪纸都有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都是对称图形
   老师:对,同学们说的很好。大家想不想学呀?
   学生:想。
   老师:好,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简单的剪纸。
   这是老师已经剪好的,大家能看出老师剪的是什么吗?
   学生:4个小人
   老师:大家真聪明一眼就看出来了。那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这4个小人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自由说
   老师:大家说的非常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剪小人。首先,先剪一个小人。既然刚才大家说,小人是对称图形,谁还记得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呀?
   学生: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左右两部分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它中间的折痕就是对称轴。
  二、动手操作
  1.剪小人。
   老师:很好,老师这里有一张纸,我把它对折,然后在不开口的那边画半个小人,然后沿着边剪下来,大家说我会得到半个小人还是一个小人?大家在下面自己剪剪试试。(注意是在不开口的那边画半个小人)
   大家看,老师剪出了一个小人,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因为是对称图形
   老师:大家看,中间的这条折痕就是?
   学生:对称轴
   老师:很好。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出两个一半的小人?
   小人是轴对称图形,如果大家是在开口的一边画了半个小人,折痕就不存在了,没有了对称轴,也就不能剪出轴对称图形了。之所以让大家在不开口的一变画半个小人是因为对折后那里有折痕,也就是剪出来的图形的对称轴。
   师:好,现在我们已经剪出一个小人了,那么怎样能剪出2个小人呢?思考。
   当我们把纸连续对折2次,再剪就会得到手拉手的2个小人了。大家动手试一试。
   注意在画胳膊的时候要一直画到纸的边缘,这样才能保证2个小人的手是拉在一起的。
   展示学生的作品。
   大家已经学会剪2个小人了,那怎样才能剪出4个小人呢?谁有什么想法?
   学生:把纸对折3次
   对折4次……
   老师:到底是对折3次还是4次,大家自己动手试试,先对折3次试试。注意在画胳膊的时候也要注意要画到纸的边缘。
   大家看,这4个小人,你想到了我们刚学到的哪些知识呀?
   学生:对称,平移
   老师:大家说的非常棒。大家看,把纸对折1次,剪出1个,对折2次,剪出2个,对折3次,剪出4个,对折4次,剪出8个,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呢?
   学生……
   老师:每多对折一次,就多剪出一倍。
  2.研究不同折纸法
   其实,纸对折的方式不止我们上课学的这一种,请同学们在课下动手试试,还有哪种折纸方法?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回家教家长剪小人。

      第4课时 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三单元整理复习
  教学目标:
  1.整理和练习图形和变换,巩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区分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区分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关于什么的知识。(板书:图形的运动)
   这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板书标题:整理与复习
  二、知识整理
  1.回顾知识
   师问:在“图形的运动”中,我们又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呢?
   学生回忆在本单元中学到的新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板书:对称、平移、旋转)
  2.梳理知识
  (1)梳理“对称”知识点
   师问:什么叫轴对称图形?(课件出示)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课件出示:轴对称图形就是一个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
   用一张白纸对折,打开后就白纸上出现的折痕提问:这条线叫什么?(对称轴)那对称轴应该画什么线?(虚线)
   说说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图形。
  (2)梳理“平移”知识点
   师问:平移有什么特征?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板书:物体的方向不变,大小不变、形状不变)
   请同学展示平移运动。
   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平移现象
   欣赏发生平移现象的物体图片。
   出示车子图片,当这辆车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行驶时,车身的运动是什么现象?(平移)车轮呢?(旋转)
  (3)梳理“旋转”知识
   师问:在我们生活中有两种不同方向的旋转,他们分别是?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板书: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
   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旋转现象。
  三、复习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随堂练习。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
  四、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三单元测试题。
 
 
  [2021-01-31]  摘自《涵涵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