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片段赏析之一 | ||
---|---|---|
作者:佚名 |
课件出示教材2页的例题和相应的算式。 (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814+1142=1956(km) (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956-814=1142(km) (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956-1142=814(km) 师:先说说第(1)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与第(1)题比较,说出第(2)、(3)题已知什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1:第(1)题是已知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用加法计算,即814+1142=1956(km)。 生2:第(2)题是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和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求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用减法计算,即1956-814=1142(km)。 生3:第(3)题是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用减法计算,即1956-1142=814(km)。 师:如果抛开题里讲的具体事例,每道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1: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计算。 生2: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计算。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2)、(3)题的算式下面标出“和”“加数”“加数”] 师:根据第(2)、(3)题的算式与第(1)题的算式的联系,你能说一说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教师总结: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师: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什么? 生:被减数。 师:要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 生:减数。 师:要求的未知加数叫做什么? 生:差。 小结: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 赏析: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在本片段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在学生自主观察、比较中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发现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
||||
![]() |
摘自《百度文库》网站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