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八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设计之一  
作者:佚名
   
 
  一、说教材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3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四则运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将为学习小数和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打下基础。教材首先借助“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加法的意义。教材接着利用与第(1)题完全相同的事例,把(1)中的和变为已知数,把已知数变为未知数,呈现(2)、(3)题。通过让学生对比这三个问题的变化,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抽象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及加减法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根据上述教材分析,从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学生实际情况,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经历加减法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教学难点是理解减法的意义,体会加减法间的关系。
  三、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为学生提供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理获得谅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中立足把数学学习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中。教学导入环节,我主要采用游戏激趣法,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利于找准教学起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授环节,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交流、讨论、辨析”等活动中理解、概括加、减法的意义,自主完成数学知识的构建。
  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基于以上的观点,联系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呈现我国地图展示铁路建设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课中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抽象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我在课始直接出示54+27、165-78等算式,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这样设计既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二)新知导学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我主要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1、师生共建加法的意义
  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出实际问题。先审题,帮助学生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解决“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这一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经历把814km与1142km合并成一个数的计算过程,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后,通过小组交流:“为什么要用加法算?”引发学生思考:加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加法的意义,使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自主构建减法的意义
  尽管学生对减法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感悟认识,但从本质上认识减法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教学减法的意义时,通过导学案,先让学生独立解决例1(2)、(3)题,再思考: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从而发现第(2)(3)题与第(1)题的联系: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第(2)(3)题是反过来,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由此概括帮助学生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同时,通过对比,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构建“逆运算”的概念,掌握加、减法的关系。
  这一环节中我采用导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积累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经验。
  3、整理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
  教学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设计了“加(减)法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怎样求加数”“怎样求被减数和减数”等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交流,从而整理出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以此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这一环节,通过提问设疑,师生对话交流,整理出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提升学生对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认识,同时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的思想熏陶。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在这一环节,我主要安排了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一是我安排了教材第4页第1题,说一说为什么要用加(减)法计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获取有根据的说理能力;二是我安排了教材第4页第2题,写一写,根据已知算式写出另外两个算式,让学生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三是我安排了教材第4页第3题,猜一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全课总结的环节分为两个层次进行:首先回顾一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接着用一句话来对这节课进行评价。这样安排主要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进一步促进理解。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评,帮助学生反思。
  回顾本课设计,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互助学习。
 
 
  [2020-04-14]  摘自《华有称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设计之二